漯河教育 首页 新闻中心 校园风采 查看内容

一尘不染育桃李,两袖清风铸师魂——记漯河高中优秀教师张少强老师

2016-5-24 18:02| 发布者: xwb2| 查看: 8498| 评论: 0

摘要: (记者:克勤 范斌 通讯员:爱军)身披一身粉尘,耕耘一方净土;携两袖清风,培育桃李满园。张少强,200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于同年来到漯河高中从事物理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已在教育这片净土上辛勤耕耘了8年,8年间, ...

    (记者:克勤 范斌 通讯员:爱军)身披一身粉尘,耕耘一方净土;携两袖清风,培育桃李满园。张少强,200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于同年来到漯河高中从事物理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已在教育这片净土上辛勤耕耘了8年,8年间,他本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理念,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模范履行职责,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一、严于律己  率先垂范   从教以来,张少强老师年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坚守教育教学一线。他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于教育事业,思想觉悟高;他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师德高尚。他常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师的风度、仪表、情绪、气度、胸怀对学生都是无言之教。修身必先修其心,外在的形象是内在道德情感的自然流露。只有心灵道德的优良,才会有教师举止的端庄文雅,才具有诱人的魅力。他坚信哪怕弯腰捡起地上一张废纸片的师表作用,也是无法估量的。张老师认为新的时期师德新的定义应该是:敢为人师的抗俗勇气;诲人不倦的奉献精神;平易博爱的仁者胸怀;教学相长的谦虚品格;宽厚精湛的学识技能。这些都是现代教师要继承的精神财富。因此,他每月开展德育开放课堂,教育学生“知荣辱 辨是非 省自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受益匪浅。2015年9月,张老师被评为漯河市十佳“师德标兵”。

    二、爱驻于心  服务于生   高尔基说: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张少强老师的一片爱心奉献给了他深爱的教育事业。他的两个心房,一个装的是良心,一个装的是爱心。他扪心自问时,问的是良心,倾情付出时,洒的是爱心。张老师用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爱心让他发现,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站在三尺讲台,日复一日地讲授知识,似乎十分平淡,也十分平凡,然而崇高的师德风范正是在这平凡的本职工作中体现出来。张老师是一片平凡的绿叶,虽平凡但无悔,虽平凡但无私。虽然平凡,但他心中充满爱!张少强老师今年所带班级高二(28)班,班风正,学风浓。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重;获得了同事的赞许,领导的信任。

    三、立足讲台  奉献青春   张少强老师把教书当做自己的事业,在教学中,他追求卓越,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改革教学的方法及手段,努力挖掘教材的内涵。他还坚信“开卷有益”,深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因而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行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不断的更新提高自身素养。在课改的新风下,他认真学习高效课堂的精髓,践行“三维六元”卓越学习模式。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探索中,张老师逐渐形成了“激情、厚实、善变、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他坚持以自己教学的“激情”来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打造厚实的基础,以“诱导、多变”为切入点,以“能力”为目标。经常对课本的定义、公式、习题等进行逆向变换教学的尝试、探索与研究。不断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会学、乐学、善学和博学,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在事业默默地耕耘中,虽历尽辛苦,但张少强老师也采撷下了累累硕果。他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有效教学骨干教师”。并多次获得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荣获市“优秀评卷员”;2014年9月,荣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所辅导的学生在第二十七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张老师也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论文多次获得市级一等奖;2014年5月,他撰写的一篇论文在中国《素质教育》杂志发表;他曾担任《步步高》系列丛书副主编,并被评为“优秀副主编”。

    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张少强老师立足于讲台,扎根于教育,不离不弃,无怨无悔。他愿意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他挚爱的教育事业。

    (总编审:朱永辉  编辑:焦子洋 王飞飞 李 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7-9 00:25 , Processed in 1.0937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