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斯钰 通讯员:华林)刚刚建校三年的召陵区实验中学坐落在召陵区的政务、文化中心,距召陵区政府不过500米。在今年的中招考试中,召陵区实验中学的首届毕业生以惊人的实力让人眼前一亮:召陵区前10名的考生中有4名来自召陵区实验中学,其中,孙瑞含取得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该校高分段、优秀生人数也遥遥领先。
首次出师,召陵区实验中学取得的成绩令人惊喜。
硬件过硬校园和谐 召陵区实验中学是召陵区承担的市定民生工程,东部新区的配套项目总投资3000多万元,占地面积70亩,建筑面积13600平方米,是全市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市人民的广泛关注。学校拥有小学18个班、初中18个班,共36班,在校生2300余人。学校现有教师140人,本科、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90%以上。
目前,召陵区实验中学的教学技术装备已经达到国家二类标准,网络系统、广播系统和保安系统等覆盖校园,班班实现多媒体教学;设有规范的心理咨询室、综合实践室、多媒体教室等;校园环境干净整洁,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
将不同生活背景、不同工作风格的教师凝聚在一起,使老师们交往诚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家庭安心、事业放心,这是门高深的学问。为了凝聚力量,召陵区的领导班子将“和谐”定为学校管理的中心,从服务教职工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位教师。天气变化了,他们提醒教师注意身体;教师过生日,他们送上蛋糕;教师婚丧嫁娶,他们亲自到场……他们力求让每名教师都能对学校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彼此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欲创名校先立名师 创立名校必须有名师。对于教师队伍的培养,召陵区实验中学可谓用心良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为了让阅读更好地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两年多来,学校为全体教师先后送上《做最好的教师》、《教师的幸福资本》、《你在为谁读书》、《不抱怨的世 界》、《心灵七游戏》等优秀书籍,订阅《河南教育》、《教育时报》、《学科教研》、《现代家长》等优秀刊物供教研组研讨学习。教师的成长,最重要的是把外在的智慧变成教师自己的素养,这需要思考,需要实践,更需要升华。为此,每一次上级组织的培训,召陵区实验中学都参加得最积极,参训人员最多。学校要求每一位参加培训学习或听课的人员都要写出心得、反思并参加研讨会,和大家共同进步。值得欣喜的是,召陵区实验中学的教师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一批批教学名师正在崭露头角,王小亚、孙永星、何晓霞3名教师在全区公开作讲座并收到良好效果。
在常规教学中,学校要求教师每周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切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校督促教师加大课改力度,提高课堂效率;加大教科研工作力度,做好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熟练运用于教学之中。学校教师倡导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学习方式,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科学管理硕果累累 学校以“民主管理、立体教育”管理模式为立校之本,秉持“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办学理念,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目标,让教师幸福工作、学生快乐学习。建校以来,学校先后荣获“漯河市文明学校”、“漯河市安全工作先进单位”、“漯河市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单位”等一系列称号,在全区教学活动中取得一、二等奖的佳绩。
在学校管理中,凡涉及学校发展和教职工切实利益的重大决策、制度、方案都提交教代会讨论表决。招生政策、收费、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党员发展等过程民主、程序规范、学校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不断体现人本化管理的魅力。
为了形成家校结合的教育模式,召陵区实验中学坚持设立家长开放日,举办全校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座谈会等,增进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小长假电话家访、寒暑假实地家访也一直在坚持。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赢得了广大家长的尊重和欢迎。
召陵区实验中学这所年轻的学校,如今充满生机和活力。全校教职工和学生都在为学校明天的辉煌而奋发努力,用激情谱写教育新篇章。我们相信,召陵区实验中学将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驶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总编审:朱永辉 编辑:焦子洋 王飞飞) |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7-10 20:18 , Processed in 1.0625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