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克勤 范斌)12岁的小奇,正上七年级。他的母亲曹翠平51岁,双腿股骨头坏死。他的父亲刘五银68岁,是小儿麻痹症患者,右腿不能走路。除了低保金,一家人全靠刘五银配钥匙、修拉锁、修鞋维持生计,日子艰难。从2014年开始,每天中午放学后,刘金琪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父亲送午饭。
刘五银在市区沟张农贸市场南边一个巷子口摆摊。他有一个铁皮棚子,一张桌子上放着配钥匙、修鞋用的工具。棚子里有张小床,累了他就躺下来歇一会儿。生意越来难做,但他不会其他的,仍每天守着摊。他的家在市区辽河路中段廉租房小区,离他的小摊约一公里。
2月5日中午12点半,小奇提着饭盒和一杯热水,一路小跑给父亲送饭。午饭是汤面条,没有荤腥,菜叶很少。但刘五银很满足:“年轻时候整天饿肚子,现在生活已经很不错了。”等父亲吃完饭,他就收拾餐具带回家。小奇穿的鞋子,是一双网眼运动鞋,已被非常破旧。小奇低声说,家里另一双鞋也是单鞋。小奇还说,在房间里不冷,到外面就有点冷。
小奇的家有40多平方米,一室一厅,卧室两张床,客厅还有一张床。记者往沙发一坐就陷了进去,原来上面有个窟窿,只是用毛巾盖住了。客厅墙壁上贴着小奇上小学时得的十几张奖状,以及他的毛笔字。小奇喜欢写毛笔写,钢笔字也很工整。曹翠平引以为傲:“我儿子特别喜欢练习毛笔字。”家里月收入一千元平时,家里只曹翠平一人。除了双腿股骨头坏死,她还有强直性脊柱炎、胃炎和胆囊炎。
患小儿麻痹症的刘五银,老家在许昌,到漯河已20年,以前在小李庄租房。2000年,刘五银和曹翠平相识、结婚。2003年10月,小奇出生。当时,刘五银55岁,曹翠平38岁。 “害怕没能力照顾,结婚后本不打算要孩子,但亲戚朋友都说没孩子不行。”曹翠平说,家里每月的收入只有一千元左右,但她每月都要花不少钱吃药打针。儿子出生后,刘五银摆摊挣钱,她拖着病躯照顾孩子。几年前,政府分给他们一套廉租房,他们住得安稳了些,经济压力也小了些。曹翠平说,家具是捡别人扔掉的,衣服是别人送的。曹翠平说,小奇从小就穿别人的旧衣服。现在小奇身上的棉袄,是两年前一家慈善组织捐的。小奇的鞋也是别人送的,穿坏了就让爸爸修一修。从小到大,小奇没有穿过棉鞋。曹翠平说,从2014年开始,她无法走路,刘金琪开始给爸爸送午饭。背着儿子,曹翠平叹了口气。“我们俩都是残疾人,年纪大了,感觉很羞愧,对不起儿子。”曹翠平说。
2014年9月,小奇上中学七年级。由于个子低,他坐在第一排靠门口的位置。“很少见他换衣服,现在穿的这件绿棉袄和里面的白毛衣,已经两个月没换了。”班主任许老师告诉记者,她从开学就注意到了小奇,文文静静的,有点内向,学习很用功,总抢着擦黑板。新生要买两套校服,200多元钱,小奇说家里没钱,不想要。许老师向学校反映后,学校免去了他的校服费。晚上,小奇抱着两套新校服回家。这吓了妈妈曹翠平一跳。妈妈告诉儿子,家里拿不出买校服的钱,还是退回去吧。儿子说,这是老师让拿回来的,不要钱。 “听他妈妈说,晚上小奇抱着校服睡了一夜。” 许老师告诉记者,别的孩子极少穿校服,但小奇特别喜欢穿。
2014年12月底,许老师到小奇家做家访。 “他妈妈正在犯胃病、不能下床,他爸爸在外摆摊,中午饭是小奇做的。”许老师说,离开时他妈妈坚持要送一送,但扶着墙半天才站起来。学校免除他一切费用由于家里条件不好,小奇很少与其他孩子一起玩。 “有时候同学来找他玩,他也不去。”曹翠平告诉记者,一起玩是要花钱的。她很心痛,感觉让孩子受了委屈。许老师向其他任课老师介绍了小奇的情况,希望大家多帮助他。同时,许多同学对小奇也很好。学校张校长告诉记者,得知小奇家庭情况后,学校决定免除他在学校的一切费用,并让老师们多关心他。学校会引导他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7-2 18:11 , Processed in 1.0625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