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教育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速递 查看内容

三尺讲台春蚕梦——漯河五中数学教师王林东侧记

2015-1-29 14:58| 发布者: xwb1| 查看: 1457| 评论: 0

摘要: (记者:斯钰 通讯员:常洪振 高洁华)学校领导称赞他时评价颇高:“实在、勤恳、有潜力”;同事们提起他时推崇备至:“真诚、进取、热情”;学生们谈到他时尊敬无比:“是最广阔的海洋,教会我们宽容;是最伟岸的高 ...

 
  (记者:斯钰 通讯员:常洪振 高洁华)学校领导称赞他时评价颇高:“实在、勤恳、有潜力”;同事们提起他时推崇备至:“真诚、进取、热情”;学生们谈到他时尊敬无比:“是最广阔的海洋,教会我们宽容;是最伟岸的高山,鼓励我们坚强;是最温暖的霞光,带给我们希望……”他就是漯河五中数学教师王林东。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里,他把满腔的热血献给了他挚爱的孩子们,把勤劳和智慧融入这小小的三尺讲台。
    
    坚定信念身正为师  早在孩提时代,教师的圣洁和崇高品质就在王林东的心中根深蒂固。那时起,他就在心中萌发了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愿望,大学毕业后,他终于梦想成真,如愿以偿地站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台。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王林东始终不曾忘记自己的誓言,不曾动摇过这颗育人的拳拳之心。凭着这种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王林东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永远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面对世人的不解不曾退却;面对众多的诱惑不曾动摇;面对雏鹰般跃跃欲飞的学生,王林东依然风里雨里、脚步坚定、豪情满怀!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王林东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他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当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他自己首先做到了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当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他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的全过程;当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他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纪班规……在他的感染下,班里有人主动弯腰拣废纸了;有人早晚主动开关电灯了;有人主动下课为学困生讲题了……当表扬学生时,同学们的回答都是一样的:“我们是跟王老师学的。”这句话温暖了王东林的心,让他感觉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同时也验证了“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的至理名言。
    
    严爱相济教书育人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只有严爱相济,才可赢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能在教书的同时育人。

    在管理班级琐碎繁冗的工作中,王东林深深体会到:只有给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要爱。喜欢优生,但不排斥学困生,对于暂时的学困生更是要倾注满腔爱心。从教多年,王东林深知学困生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对他们,王东林总是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一样格外小心,多谈心、多家访、多帮助、多鼓励,并努力寻找和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趁势表扬,促其发光。

    “上课提问多鼓励;课后辅导要耐心;犯了错误不急躁;错误严重不发火;屡次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是王东林转化学困生最深的体会。在关爱学困生的同时,王东林还兼顾着全体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多种深度不一的教学方法,让尖子生吃饱,学困生接受得了,争取立足中等生,扶持差生,满足优生。

    辛勤耕耘硕果累累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王东林深深体会到,在当今科研兴教,呼唤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中青年教师,必须是不竭之泉,时时奔涌出清新的、闪烁着斑斓色彩的溪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王东林追求的境界。在教学中,他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大量订阅教学刊物,坚持业务自学,认真做好笔记,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他常常向同科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积极参加各个公开研讨课,教学技能不断提高。

    在王东林的不懈努力下,他的教学工作收获了累累硕果:2007年7月撰写的《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获市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2011年9月在市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讲授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获市一等奖,2009~2014均被评为漯河市优秀教师,2009年9月被学校评为首届“十佳班主任”,1999年和2007年在河南省初中数学竞赛中,荣获“优秀辅导员”称号,2005年9月被评为市级骨干优秀教师,2014年10月~11月在参加河南省“省培计划(2014)漯河市初中数学教学培训项目”集中学习研修期间,表现优异,被授予“优秀学员”称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7-5 00:49 , Processed in 1.0468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