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克勤 范斌 通讯员:刘俊甫)漯河市实验中学政史地教研组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教科研工作中一直都起着重要作用,在全组23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这个集体一直走在学校教研教学的最前沿,曾先后荣获河南省“五一巾帼标兵岗”、漯河市“十佳巾帼文明岗”、漯河市“巾帼文明岗”等称号及“漯河市校本教材一等奖”、三八妇女节获“健美操”校级一等奖,多次被评为校级“先进教研组”,结题了省级优秀课题研究《初中地理课堂发展性学生学习评价研究》、市级课题研究《文科学习方法研究》等。
师德为先爱心相伴 为师先立德,全组老师充分挖掘实验中学的德育资源,以“师德求高、师心求慈、师绩求优、师志求坚、师艺求精”鞭策自己、激励自己,坚持“教书先育人,育人先修身”,严于律己,钻研业务,全身心地投入本职工作。在培养新人方面,他们实行以老带新,新老教师结合的方式,使许多青年教师学有榜样,在老教师崇高师德的影响下,他们迅速地成长起来,战斗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
他们自觉地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 行动,埋头苦干,来得最早的是他们,走得最迟的也是他们,组里老师所带班级合格率、平均分均位于同年级之首。
他们用母爱般的博大胸怀,以自己的纯洁和爱心精心呵护每一位学生。对待贫困生更是倾注了一腔浓浓的爱意,为他们捐款,一些老师还与学困生结对,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怀,送学习用品、陪学生看病、探望住院同学是老师们常做的事情,她们用“爱”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故事。
治学严谨教研结合 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建设是学校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政史地教研组认真贯彻新课改的精神,以学生、教师发展为本,努力创建一个教师认真学习教学理论,踏实钻研课改教材,努力提高教学技能,勇于探索教法的精英团队。
学习教改理论,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工作目标。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老师们明白了新课改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努力在教学中运用创新思维去创新教学。他们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 着手:一是创新课堂教学设计。主要以人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文化、思想情感和身心素质为宗旨,着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二是创新教学方法。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学习教学理论,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进行教学实验。大力推进教学活动由“教”向“学”的转变,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真正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三是创新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创新政史地教育,他们利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设备来营造真实的地理环境,增加视听效果,优化课堂教学;特别是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来实现政史地教学立体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与创新的广阔天地。
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并形成文字,多出优秀论文。全体教师本着“用手、用脑、用心去教育学生”的理念进行教学。
落实教学、教研常规管理,加强集体备课。坚持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备课组活动随时进行。坚持备课时做到“三备一有”(备教材、备学生、备练习,有后记)。在设计课的过程中重视德育渗透,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切实有效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严格执行教学常规,着重检查教师的教案、听课、作业批改、辅导检测等环节,并及时作好反馈。他们认真开展备课组内的“转转课”活动,就同一课案轮流上课、听课、评课,反过来再修订教案。基本出发点就是强化课堂效益,杜绝用学生的“勤”、“苦”来弥补教师备课、上课的不足。重点落实在备课组的教学五个环节上:备课、上课、作业、测验、培优补差。全体教师坚持人人听课、评课,并在当天进行听课反馈和指导。
利用组内宝贵的人才资源,发挥每位老师的优势和集体合力的作用。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不同的实践。结合青年教师优质课大奖赛和学校展示课,认真组织备课、说课试教、磨课,听课、评课、再备课的工作。老师在多次课堂教学过程的感受中,感悟、学习其他教师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并用以指导自己目前的教学。
以校本培训为载体,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校本培训的目的在于 增强教师的学科功力,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和课堂教学效果。政史地组的校本培训立足现实,结合课堂教学组织教师在教中学,在做中学。组内进行新教材教学的自培工作。他们集中观看了政治、历史、地理不同学科的多媒体示范课的现场录像,观后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先后派教师外出听课、优质课观摩、研讨会等活动达20人次。
教学相长共同提高 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将“传帮带”工作落到实处,为他们搭建各种舞台,以师徒结对的“青蓝计划”形式对他们进行帮助。教研组要求青年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青年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堂公开教学课和一节验收课。
团结协作,共创集体荣誉。辛勤工作换来了许多至高无上的荣誉:韩晓燕荣获首批“国家级骨干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获得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胡建国荣获首批“省级地理学科带头人”、“漯河市教育教学专家”称号;任和平、马开收、张遂功、李幼龙等数名老师获省、市级“教育教学专家”、“骨干教师”称号。张银秀荣获市级“三八红旗手”称号,周爱琴老师家庭被评为市“和谐家庭”,田豪杰获县级“先进工作者”及市“五好家庭”、“师德标兵”称号;马开收、任和平、邹冬妮、张银秀、李如意等很多教师数十次被评为省、市级“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
在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余,他们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并取得可喜成绩。胡红艳老师获得河南省政治优质课大奖赛一等奖;邹冬妮老师的《秦汉时期的文化》优质课获市级一等奖;王磊的《新历史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的结合》获省级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科学技术的成就》获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市教育系统2014年历史教学劳动技能大赛二等奖;霍惠景、邹冬妮、胡红艳等许多老师的论文分别获得声、市级评比一、二等奖;加强对学生小论文的写作指导,学生的政治、历史、地理小论文有数十篇分获省市一、二等奖。地理组编写出版了《漯河地理》《走进名校》校本教材,并参与市纪委编写的《廉洁教育读本》。 |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7-5 13:16 , Processed in 1.0625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