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克勤 范斌 通讯员:胡毅)翻开张新的工作日记,在扉页上你会发现“坚持、坚守、坚韧”这三个词汇,而这三个平常的词语正是他生活和工作的真实写照。在手持教鞭的工作中,他正是以坚韧的个人性格和坚持的人生态度,坚守在教育战线上的。 张新于1997年毕业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历史系,同年被分配到漯河市外语中学任教,先后担任教研组长、团委书记、德育主任等职。任教十七年来,他始终以“以人格塑造人格、以智慧启迪智慧、以爱心换取爱心、以行为感化行为”作为生活和工作的标尺,争做老师和学生的榜样和表率。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努力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 以爱为本爱生如子 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是无私的,张新毫无保留地把这种无私的爱献给所有学生。他热爱学生,感到和学生交流是一种快乐,他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快乐并富有爱心的人。 由于学校有很多学生是单亲家庭或者是留守儿童,他们在心理上缺少关爱,学习基础也都比较薄弱。所以,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成了张新在授课之余最重要的工作。张新非常注重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他每天都会找学生聊天,在聊天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家庭、最近的学习情况、跟同学相处得如何。有问题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没有问题就给学生一些关心,帮助他们树立目标。张新说,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看到成效的,需要长期耐心的坚持。 班里有些学生父母不在身边,回到家都要自己做饭,逢年过节的时候张新就会把这些学生集中起来聚一聚,端午节的时候张新就带着这些孩子一起煮鸡蛋和包粽子,让大家在一起热闹热闹。 爱岗敬业踏实钻研 十七年来,张新在教学中,一直勤恳敬业,潜心钻研。严师益友,是学生对他的评价;治学严谨,是同事对他的印象。 张新认为:“历史这个学科,在初中阶段并没有特别高深的知识,学生在分析理解能力上相对薄弱,对感性的东西会更容易接受,所以,我经常在课堂上把历史和多媒体结合起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历史情境。”在教学中,张新始终坚持实干实教的精神。根据学生的实际大胆创新,勇于改进教法,着手学法指导,探究学生的认识思维和教育教学方法。他的课堂幽默风趣,实效性强,多次承担校际交流学科教学任务。他所撰写的论文也多次获得各级奖项,2012年的《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2013年的《情景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均获得漯河市一等奖;2013年的《历史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获国家级一等奖。2011年、2012年,张新的优质课也多次被评为漯河市一等奖。在同行的眼里,张新是教学和管理的行家里手;在学生心目中,他是严慈相济的兄长。 管理有方德育为先 身为学校的德育主任,张新紧紧抓住德育教育这一环,以管理为抓手,狠抓学生德育活动的开展,稳抓校风、学风建设,牢固树立质量立校、德育兴校意识。 为着眼学校的长远利益,张新先后制订了一系列德育教育评估细则,严格德育常规管理,使德育常规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制订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做到安全活动日常化,日常活动安全化。针对安全月、周、日活动,有效进行安全活动的组织和演练,这些努力不仅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张新本人也被评为“漯河市德育教育先进个人”、“漯河市依法执教先进个人”。 张新说:“管理学生最重要的就是爱心和耐心,如果能够把学校的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那就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再调皮的学生也是孩子,在家长眼里都是宝,所以将心比心我们对学生一定要有爱心和耐心。”教育之路对张新来说还很长,但他会一如既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教育的真谛和师魂的真正内涵。本着“尽职尽责不尽利,任劳任怨不任功”的人生信条,为教育事业做一块坚实的铺路石。 |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7-8 22:32 , Processed in 1.0468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