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斯钰 张杨 通讯员:高红霞)“平凡似草,灿烂如花。”用这八个字来描述源汇区柳江路小学赵甜延老师,再贴切不过。从2003年踏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开始,她就立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灿烂如花的成绩,对于她来说,教师职业不是饭碗,而是事业。从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到漯河市优秀班主任,她渐修育人之道;从一名普通的教师到源汇名师,她正悟教书的真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如屈原《离骚》中吟唱的那样,教师的成长只有开始,没有结束。自踏上工作岗位伊始,赵甜延老师便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她从参加教育工作至今,一直担任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她深知“要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溪水”的道理,一直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水平,2001年从湖北省广水师范学校毕业以后,通过自学、函授等方式于2010年获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她感到自己理论知识的不足。为了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适应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她在工作之余,十分注重加强学习,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她积极参加了各种教育教学培训,并自觉把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
在学科教学上,她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不断积累,谦虚学习,能准确掌握知识难、重点,根据大纲、教材及学生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健康地成长。在教学中,她善于思考,制订方案,确保学生易懂。大力实施课改教育,打破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师为主导,生为主动,并大胆将生活投入课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知识源于生活,作用于现实生活,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明确了知识的重要性。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正如苏轼《稼说送张琥》中所倡导的那样,在日积月累、博采众长之后,突然会有一种感悟。赵甜延在每一次教研、每一次优质课比赛中总是让人耳目一新,会让人产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感叹。她执教的小学思品优质课《学会自护自救》、《美好生活从哪里来》分别获获河南省一、二等奖;执教的《将相和》《生命生命》、《惊弓之鸟》、《珍珠泉》、《桥》等10节小学语文课在市、区级优质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辅导学生作文在《小学生个性化作文》、《小学生作文指导报》多次发表,撰写论文、反思、案例,制作的课件等多次获得市区级奖励。
她不仅是一名语文老师,也是一位班主任。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赵老师经常从小事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中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对不同类型、不同个性的学生,她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她经常与学校、任课老师、家长沟通,和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家长的教育更具理性,使其对学生的教育趋于同步。在转化后进 生的工作中,赵老师同他们促膝谈心,解决他们生活上、思想上各种实际困难……这样一来,学生有心里话愿意找她讲,思想上有困惑愿意找她谈,赵老师的德育工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优点卡”———转化后进生的硬招她每个月总结一次全班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用一张纸将每个学生的优点逐点写在上面,命名为“优点卡”,再把“优点卡”发给学生,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传阅,互相取长补短。 “优点卡”的设立使不少后进生找到了自信。在“优点卡”的激励下,数名班级后进生有了很大的转变。
(二)“清新园”———班级管理的亮点她在黑板的一个小角设一个“清新园”,共包含四个内容:(1)“我学习,我快乐”,根据学生课堂上发言、作业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积分,作为期末学生评优的重要参照。(2)“每日一诵”,目的在于增加学生知识的积累。(3)“每日一题”,鼓励学生在上面写一些疑难问题,激起学生探究、解难的兴趣。(4)“警钟长鸣”,用来宣传安全、卫生方面的知识。以上四个内容由学生轮流出版,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又时刻为学生敲响安全等方面的警钟,真可谓一举两得。
(三)“成长乐园”———让每位学生都快乐地成长她利用教室里的“文化墙”为学生搭建一个发展记录的平台,并把它划分为:“智多星”、“蜜蜂小组”、“百灵鸟俱乐部”、“翰墨书香”、“翰林文苑”等内容。她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不同的特点,将学生分别归入其中,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这样既能使每位学生体验到成长进步的快乐,又营造出“你追她赶,不断进取”的良好风气,从而使每位学生都得到不同层次的进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如杜甫《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感叹的那样,当教学实践、专业素养和教育理论融合到一起时,每一堂课都是自己的、创新的、浑然天成的,无论面对怎样的学生,教师都能挥洒自如。赵甜延老师正走在创新的路上。
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她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参加了多次国家级、省市级的教育科研研讨学习和培训,参加了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的课题研究。在这种浓郁的科研氛围中,无论她的科研水平还是教学技能等都提高很快。2008年1月起,源汇区柳江路小学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实验与课堂教学变革研究•中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实验研究”。在为期三年的研究中,她所教的班级先后有9位同学的作文在小学生个性化作文上发表,她被评为2010年度课题实验先进个人,2011年7月,本课题圆满结题。她参与的市级实验课题《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研究》于2010年结题并获得教学成果类一等奖,省级实验课题《小学生学业评价方法的研究》于2013年9月圆满结题,荣获省级二等奖。
当初她无怨无悔地选择了教师这一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在“一朝闻道,终生不移”的无悔选择中,她想,她会靠着勤奋、执著和梦想,继续寻找真正的教育的智慧之路,她将乐此不疲、勇往直前、矢志不渝地实践着自己的人生追求———努力成为一名学者型、研究型的人民教师。 |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7-5 12:07 , Processed in 1.0468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