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教育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速递 查看内容

特写:英雄远去精神长存 首个烈士纪念日寻访烈士亲属

2014-9-30 16:36| 发布者: fbmxl| 查看: 1611| 评论: 0

摘要: (记者:克勤 范斌)9月30日是我国第一个烈士纪念日。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追忆往昔。 沙澧大地,800多名英烈,为了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主权安全,为了今天的和平幸福而英勇献身。在“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我们寻 ...

  (记者:克勤 范斌)9月30日是我国第一个烈士纪念日。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追忆往昔。

    沙澧大地,800多名英烈,为了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主权安全,为了今天的和平幸福而英勇献身。在“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我们寻访这些英雄的家庭,探访英烈和他们家人的故事。

    沈东平的抗日事迹影响几代人。沈东平原名张秉乾,生于1905年,牺牲于1938年,舞阳县太尉镇林庄村人。在舞阳县,沈东平的英雄事迹家喻户晓。他的继子张付群今年已经71岁,沈东平的墓冢就坐落在林庄村的村西头。

    “俺父亲去世时我才5岁。”张付群回忆说,他两岁多时过继给沈东平。在他的印象中,父亲很威严。“父亲18岁时考入吴佩孚的学兵队,后到冯玉祥的西北军,1929年在西北军中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国抗战爆发后,他任中共河南省委委员兼豫东特委书记,在豫东领导抗日武装斗争。”对于父亲的英雄事迹,张付群如数家珍,他说,1938年7月29日,父亲率领一个手枪中队和两个排,在商丘睢县一马路口伏击近百名日军组成的后勤保障部队。在击毙日军数十人后,沈东平和10多名战士被日军包围。日军向沈东平隐蔽之 处猛烈射击。万分危急之下,沈东平让剩余的4名战士撤退,随后自己身上多处中弹,倒在血泊中,年仅33岁。

    “俺有个叔叫张金榜,今年90多岁,在许昌市居住。他把俺父亲的英雄事迹收集整理成一个小本子,叮嘱我一定要世代保存好。”张付群说,每年7月29日,张家人都要祭奠父亲。

    “前不久,党中央公布的第一 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有俺爷的名字,全家人专门到他的坟前祭拜了一下。”张付群的儿子张耀民今年37岁,对于爷爷的事迹,他非常熟悉,“俺爷的事迹都在那个小本子上写着呢,一共13页。闲的时候,我会拿出来,给俺的孩子们讲讲。爷爷的英雄事迹一定要代代传下去。”

    在他心中,大伯永远都是英雄    家住临颍县城的葛保阳今年58岁,他的大伯就是大名鼎鼎的葛洪臣,1952年10月25日牺牲于上甘岭战役中,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追认为“二级战斗英雄”。

    “每年的清明节和国庆节,全家人都要祭拜大伯。”葛保阳说,小时候,经常听父辈人讲述关于大伯的英雄事迹,“从小我就崇拜大伯,在我心中,他永远都是大英 雄。”葛保阳说,大伯葛洪臣当时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第四十五师第一三四团第六连排长,在上甘岭战役中,葛洪臣带领两个班20多人与敌人两个加强连200多人殊死搏斗,连续击退敌人6次进攻,“激战中大伯腹部受了重伤,肠子流了出来,但他硬是把流出的肠子又塞进腹内,用纱布简单包扎后继续投入战斗。”讲到动情处,葛保阳不禁潸然泪下。由于敌众我 寡,敌人号叫着包围过来,葛洪臣手中只剩下一颗手雷,这时他猛然从地上跃起,扑入敌群,拉响手雷,以血肉之躯,消灭了进犯之敌。

    “我大伯特别厉害,我特别佩服他。”葛保阳说,后来受大伯英雄事迹的感染,他也参军入伍。转业后,他成为临颍县公安局一名人民警察。

    在葛保阳的家中,他小心翼翼 地打开一个布包,里面是葛洪臣的英雄事迹、立功喜报和奖章,葛家人将这些视若珍宝。“去年9月,我和全省的烈士亲属团去朝鲜,看了看大伯牺牲的地方,告慰他的英魂。”葛保阳说,每年临颍县一些学校都邀请他去做报告,给学生们讲述葛洪臣的事迹,“作为革命烈士的后代,一定要把他英勇杀敌、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和弘扬下去。”

    女儿很争气,英魂可安息    9月29日上午,记者见到了革命烈士孔宏伟的妻子罗薇,她的一句开场白,让记者唏嘘不已,“宏伟的离开,对我们全家来说,可谓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记者注意到,罗薇一头乌发随意地束起,却难掩几缕银丝。

    2003年12月11日,市公安局源汇分局原副局长孔宏伟和孙庄派出所民警任保华,在执行任务时为保卫群众的生命安全,英勇牺牲。

    2004年8月,公安部、省政府追授孔宏伟和任保华为二级英雄模范和革命烈士。

    英雄虽逝,警魂永存。罗薇的办公室里珍藏着许多丈夫的照片,有孔宏伟生前的工作照,有一家三口的生活照,尽管照片已经泛黄,但其乐融融的幸福清晰可见。

    “让我欣慰的是,女儿很争气。”罗薇说,女儿孔飞今年27岁,是宁波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

    “女儿打电话告诉我,她今天第一次开庭。”讲起女儿,罗薇脸上洋溢着幸福。她说,女儿2005年以优异成绩考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后来,女儿又考上研究生。毕业后,女儿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一的成绩考到宁波中级人民法院。

    “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女儿很自强,从小到大,啥事都不麻烦宏伟俺俩。”罗薇说,女儿去年成家,看到女儿幸福地生活着,她也很满足,“女儿已经抚养成人,我现在就是伺候好公公婆婆,告慰宏伟在天之灵。”

    “我要让儿子记着他的烈士哥哥”    2007年9月7日,京广铁路漯河大桥桥北东侧的沙河发生一起落水事件,一名学生落水后,两名同学下水施救,也被河水冲走。此刻,一个群体不约而至,其中有中年人,有少年,有处级干部,有普通民众,还有外地游客,他们先后 跳入河中……落水少年得救了,参与营救的一名16岁少年却永远离开了。

    救人的小英雄叫张玉佩,家在郾城区龙城镇栗庄村。2009年,他被追认为烈士。

    小英雄走了7年,他的遗像依 然挂在张家屋内,“孩子为救人牺牲,我们全家都为他感到骄傲……”张玉佩的母亲赵翠枝含泪说。

    据赵翠枝介绍,她丈夫干水泥工,她在家操持家务,“儿子被追认为烈士后,家里每季度能领到1000多元钱。”赵翠枝说,7年来,家里唯一的改变就是去年她和丈夫又生育一个儿子,取名张战胜,张家人希望小儿子能健康成长,战胜一切疾病和艰难困苦。

    “等小儿子长大,我会告诉他,他有个烈士哥哥叫玉佩。”赵翠枝指着墙上的照片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7-8 19:35 , Processed in 1.0468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