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斯钰 通讯员:李延浩)从教二十余年,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语文老师梅晓友感慨地说:“教师必须尽职尽责,不求名、不求利,只求问心无愧,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这个职业负责。”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梅晓友怀着对教育事业发自内心的热爱,把教育当作理想与事业,把教学当作一种挑战自我、完善自我的方式,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工作,将班主任工作科学化、精细化,用自己的所学、所思、所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积累教学资源开阔学生视野 梅晓友认为,在语文学习中,语言知识运用及基础知识的积累很重要。语文是基础性学科,内容十分广泛,成绩不可能短时间内就有所提高,需要点点滴滴、长期不间断的积累。“我的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语文学习本,用来记录基础知识、名人事例、随身感悟等,这有助于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梅晓友说,“作文的基础结构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关键是语言是否有文采、材料是否鲜活,通俗地讲即文章要接地气。”考虑到学生学习时间有限,梅晓友就把新闻、时事、热点等新颖鲜活的材料收集起来,印发给学生,或者制作成简洁的视频材料,在每周三的阅读课上和学生一起观看,既增加学生的作文素材,又开阔学生的眼界。
在考试大纲等纲领性标准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十分重要。梅晓友觉得,高三学生的主要学习安排就是分轮次进行综合性训练,在吃透、领会教材的基础上,对试卷结构进行分析,对知识点分类训练。作为高三语文教研组组长,梅晓友积极组织并参与学校教研活动,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同事。他经常对青年教师无私地“传、帮、带”,很多年轻教师在他的帮助下迅速成长,逐渐成为教学骨干。梅晓友充分调动组里每一位老师的积极性,集合集体智慧进行集中教研活动。每位老师负责一部分考点,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易错题、典型题进行 分析汇总,并整理成测试题,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复习。
注重言传身教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梅晓友牢记“学博为师,身正为范”,注意言传身教。梅晓友的一个学生在考取研究生后,每年元旦节前后都会给他写一封信,问候老师并汇报自己的近况。这位学生在信中写:“梅老师平时为人处世的平和态度对我影响很大,让我这些年一直保持稳中求进的态度,我对老师的教育很感谢。”如今,这名学生已经成为了一名法官,依旧坚持每年都给梅晓友写信。
梅晓友认为,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感受语文之美,并在此基础上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内涵更丰厚,语文老师应当帮助学生提高修养,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为此,语文教师应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立足于不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扩大语文学习空间,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使封闭的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将那些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的活动纳入语文教学中。“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需要,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大有裨益。”梅晓友说。
加强班级管理以语文教学育人 在班级管理上,梅晓友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教学生学习、做人,引导学生自学、自律、自治。他利用自己语文教师的有利身份,结合语文教材的精髓,将德育教育贯穿于课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注重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一个优秀的、稳定发展的班集体有利于学生的良好发展。作为班主任,梅晓友在班级管理上主张“放养”,在工作中明确“管”和“不管”的内容,分清主次,将“管”和“不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最终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目标。
梅晓友说,他带的班里的每个班干部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班级在组建之初就由班长带头,经班干部讨论、征求学生意见后制订班规。班规一旦“出台”就必须严格执行。运动会、歌唱比赛、主题班会等活动都有专人负责。梅晓友通过学生管理学生,给予学生展现能力的机会和平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锻炼了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推动了班级建设。“三年来,学生们表现得比我想象中好很多,我受益很多。”梅晓友说,“学生自立了,我这个班主任就能够从繁忙的班级管理事务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和教研中。” |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7-2 13:30 , Processed in 1.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