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斯钰 张杨 通讯员:芮光)7月16日,在召陵区青年镇庞墩村的一个小学教室里,传来了稚嫩的英文版《小星星》的歌声。唱这首歌曲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他们是跟一个叫马中航的高三毕业生姐姐学的。
高三毕业生来到小村里 马中航是漯河四高今年的高三毕业生。高考过后,有的毕业生外出旅游、有的宅在家里。但是马中航和她的20名同学,选择了到小乡村支教,到留守儿童身边,陪他们快乐地度过暑假。
“留守儿童,也许他们物质上并不缺乏,他们缺乏的是爱,是父母亲人的爱,社会各界的爱。如果每个人都愿意帮助他们,陪他们一起玩、一起笑、一起谈心,那他们的世界定会更加美好。”马中航通过和留守儿童相处,对此深有感触。
像老师更像亲人 7月9日上午,马中航给留守儿童上了一节语文课,孩子们学得很认真,念生字的时候,一个比一个声音洪亮。语文课后,为了教孩子 们画简笔画,马中航画了二十多张简笔画,有孩子喜欢的猫、狮子、鱼、奥特曼、大象等形象。
由于马中航非常受留守儿童喜欢,所以吃晚饭时问题就出现了。有些男孩子的菜不够吃,马中航想给他们分点菜吃,就和男生坐一起,结果女孩们不同意了。好说歹说,女生以晚饭后马中航陪她们玩为条件,才同意马中航坐男生那里。可是,晚饭后男生们依旧想拉着马中航,结果两方发生了“交锋”。马中航一到班里就听见女生哭着、吵着,赶紧耐心地调解,两组人才和好如初。
“我正在哄李雨欣的时候,又有一个小男生哭了,最后我看他们哭,也被他们‘传染’了,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他们看我流泪了,都沉默了,说:‘老师怎么了?别哭了!’我就笑着说:‘你们回班里去吧,老师没事,听话’。其实他们很听话的,只不过不会控制情绪。不一会儿,男班长带领大队人马来向我道歉,我们握手言和。我也让男生和女生握手,以示和平。然后我带他们回教室唱《小星星》。”马中航向记者介绍她充实美好的支教生活。
留守儿童用折纸表达爱意 “姐姐你们来之前我们都不开心,你们来了我们真的很开心!”留守儿童于冰雨拉着支教老师穆远芳的手说。
“听到这句话我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难过。高兴的是我们为孩子带来欢乐;难过的是我们永远不能代替他们的父母,而他们的父母却不能陪在他们身边,连简单的问候都成了奢望……”穆远芳叹了口气说。
穆远芳带的是二年级的小朋友,大多是七八岁的孩子。每天中午午休时,总会有小朋友流着眼泪找穆远芳,哽咽着说:“我想爸爸妈妈了。”穆远芳告诉记者,“每次听到这句话我心中都会一酸,我们何其幸运,有爸爸妈妈长久的陪伴。于是我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带来欢乐,减少一点他们对父母的思念。”下午课外活动时,穆远芳会陪孩子们玩耍。他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捉迷藏,丢手绢……“孩子们开心地笑,我们也很快乐。”穆远芳说。
不擅长折纸的穆远芳开始学折纸,希望留守儿童可以在折纸过程中感到快乐。令穆远芳感动的是,第二天再次见到孩子们时,他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跑到穆远芳的身边,要送给穆远芳他们亲手折的小动物。
“在跟孩子的朝夕相处中,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友爱、奉献、互助的志愿精神的深层含义,也更明白该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去践行、诠释这些精神。”另一个参加支教的高三毕业生王晶说。 |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7-5 17:43 , Processed in 1.0625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