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毫泼墨 书法作品 (记者:克勤 斯钰 通讯员:张超 石潺湲)李占山,1972年出生,漯河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漯河小学德育处主任、市级骨干教师、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3年被市教育局命名为中小学教育专家。书法作品2008年入展第六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2009年入展全国第六届楹联书法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尧山杯新人展。书法作品曾在全国青瓷杯书法大赛上获得优秀奖。 油菜花。金黄馥郁的油菜花,在春风里轻轻吟诵着一首温煦的新词。李占山带着学生在乡间春游,听到了油菜花的吟咏。油菜花金色的光芒和学生们纯净的目光一起照亮了李占山思维的幽暗,他看到了崭新的自己……“这些年,我带着学生春游、秋游、在雪地里打雪仗,享受在课堂上美妙的感觉,我全身心和学生们在一起,并把这些体验融入书法创作中,使我的书法拥有更多的纯真、纯净和书卷气,我从内心感谢学生、感谢课堂。”漯河小学德育处主任、书法老师李占山说。 上小学的时候,李占山的爷爷是学校的老师,为了让他把字写好,爷爷给了他一本《颜勤礼碑》,并告诉他《颜勤礼碑》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书法最成熟期的佳作之一,爷爷还拿了几幅别的孩子临摹的书法作品让李占山看,李占山立刻被书法之美吸引住了,他迷上了《颜勤礼碑》。临写了一段时间后,他有意把《颜勤礼碑》里的字改造成蚕头、雁尾,当时,他并不知道,他把隶书特点融入了颜体楷书中,也许,他与隶书特别有缘。 考入漯河师范后,学校开设有书法课,他跟老师们学到了楷书的严谨、端庄、朴厚,学到了行书的流畅、洒脱、玄妙,学到了隶书的方劲、古拙、厚重,在学习过程中,还知道到了书法的渊源和发展方向。在师范期间,为了练字,他在学校租了一间小房子,每天都练字到深夜。为了和热爱书法的同学们一起探讨交流,1990年,他牵头成立了叔重书法学社,并担任社长,邀请赵振刚等漯河书法界老师到书法学社授课,还在学校举办了两次书法展。我市的书法家于建华老师也是著名收藏家、鉴赏家,他的家中收藏有很多大家的书法真迹,李占山经常到他家里看,大家真迹流溢出的高贵奇诡更让李占山对书法艺术殿堂充满向往。在师范期间,他的书法作品在全国青瓷杯书法大赛上获得优秀奖。在漯河师范毕业后,李占山作为优秀生被分配到漯河师范附属小学工作,当时的校长喜爱书法,不但鼓励他练字,还经常指导他。在附小期间,他的书法作品连续三次在河南省群众书展上获奖,他因此被吸纳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来到漯河小学工作后,校长顾淑华对书法教学很重视,还经常鼓励他外出学习,不断提高书法创作水平。他多次到中国书协举办培训班上学习,接受顶尖大家的指导。我市书法家张富君、潘清江、顾翔等也在书法创作上给予他很多指点和帮助。他主修隶书,他经常把自己写的字拿给市文联主席、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张富君看,张富君会告诉他字应该怎么写,怎么写放在作品中怎样才能更和谐。最多的一次,一幅字他整整写了7遍,张富君才满意。多幅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书法展后,李占山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张富君对他说:“加入中国书协,只是一个新起点,要更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创出新成绩。”除了多临帖,多看书法大展,善于思考,丰富的学养对提高书法水平非常重要。他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尽量多读书,他要求自己每天读20页书,每星期背两首宋词。为了提升美学修养,一本《美的历程》他看了三遍。 由于尽职尽责,他在书法教学上也取得了很大成绩。这两年,市委宣传部举办的中小学生现场书法大赛,他的学生中有4人获得一等奖。今年,市书协举办的书法临帖展,漯河小学就有10幅学生作品入展。学校书法社团的学生还经常为社区老人、福利院义写春联,学生的爱心让李占山深感欣慰。 很多书友问李占山:“为什么你的书法这么纯真简练,没有浅俗之气、浮躁之气、轻薄之气?”李占山说:“这一点你们谁也比不了,是因为我经常和学生们一起真情互动,是因为我长期在教学中体验到幸福与满足,工作实践打开了我的书法创作思路,提起毛笔时,那种师生之间亲切自然的情感流淌到宣纸上,使我的书法有了震撼人心的力度,单纯真诚的线条,扑朔迷离的意境。可以说,我的教学与书法创作一起成长。”《汉礼器碑》临写了二十多年,王羲之的《圣教序》临写了二十多年,怎么汲取营养,怎么固本,怎么拓展,对李占山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他说:“我的书法还稍显单薄,质感不足,过去的成绩离我越来越远,但新的梦想正向我走来,我相信在不断的历练中,会不断蜕变升华,写出我憧憬的书法面貌。经历和经验积累,加上对心中目标的不懈追求,我相信人生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7-7 09:16 , Processed in 1.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