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课堂 和学生聊天 (记者:克勤 斯钰 通讯员:王锦伟)“三尺讲台是她丰饶的土地;带病坚守岗位的她把孩子们的心照亮;耳鬓渐染霜雪,教苑痴心不改;廿载含辛显执著,无声大爱铸师魂。”这是4月3日下午举行的感动漯河2013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给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孙晓兰的颁奖词。从教已经25年的孙晓兰不仅多次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十佳师德标兵等,2013年4月还被评为漯河市“十佳市民”。市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汪定稳说:“孙晓兰老师不仅受到众多学生的爱戴,还是同事学习的榜样,社会各界对她评价都很高。” 坚守岗位乐奉献 孙晓兰曾经因支原体感染连续几天高烧,最终导致心肌炎。医生再三叮嘱,她必须卧床休息三至六个月。可是为了她带了六年的毕业班学生,孙晓兰仅仅休养了二十天便重返讲台。孙晓兰的父亲偏瘫十几年,母亲身患重病,她却只能在双休日陪伴在老人身旁。母亲突然病重,当她接到电话赶到医院时,看到的是昏迷不醒的母亲……25年来,孙晓兰坚守在三尺讲台,深爱她的学生,不仅感动了学生、家长,也感染了周围的老师。“她工作踏实,为人朴实。她的一言一行都是青年教师学习的楷模。”市第二实验小学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许新慧说,“在语文课题改革小组里,孙老师算是年纪最大的。很多人在她这个岁数也许会产生对职业的倦怠感,但是她始终对工作充满激情和能量。” 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孙晓兰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连续14年担任语文教研组组长。她在教学上注重方法,善于钻研,多次参加国家、省级课题研究,其中《网络环境下的序列作文教学研究》获省级一等奖。对年轻教师提出的问题,只要自己知道的,孙晓兰都毫不保留地回答,被大家称为“知心大姐”。 在做好本职工作外,孙晓兰积极参加今年3月份学校开展的“名师伴我行”工程,通过示范、交流等,对年轻教师的教学工作认真指导。五年级语文教师方淑巧是一位年轻教师,曾经是孙晓兰的“徒弟”。“她总是亲自帮我们改教案,什么好东西都乐意和大家分享。”方淑巧告诉记者,“孙老师积极投身到工作量很大的教学实验中,在工作上比年轻教师还要热情积极。她这种永不 停止学习的精神带给大家很多正能量。” 教学管理有一套 孙晓兰提倡学生多阅读,“读好书,多积累”是她对每个学生的基本要求。孙晓兰带领一年级学生通过背诵成语、儿歌、古诗等识字,并让他们养成阅读的习惯。孙晓兰说,她有自信让孩子们在一年之内“脱盲”,识字两千到三千个。她不是把学习内容生硬地灌输给孩子,而是寓教于乐,通过评选“识字明星”、“背诵明星”、“超前学明星”等活动,让孩子在乐中学。孙晓兰为每个孩子都建立了“识字存折”,让孩子学到的汉字都“存”在“识字存折”里,让孩子们带着兴趣主动认字。 “孙老师普通话水平一般,却能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小播音员;她不懂体育,却能指导学生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并在运动会上获得好成绩……这就是她厉害的地方。”许新慧说,“其实,这也是她踏实工作的结果,和她一点一滴钻研、虚心向别人学习是分不开的。”据悉,孙晓兰通过看书、钻研、动脑筋,教给孩子们各种学习的方法。无论是学校的作文、诵读、绘画比赛,还是阳光体 育运动会,孙晓兰带的班级的孩子总是非常自信地参与其中,并经常取得不错的成绩。 在班级管理方面,孙晓兰说:“教师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有高度的责任心、足够的耐心和遇事勇往直前孜孜以求的恒心。用爱心去呵护,用情感去呼唤,每个人都可以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孙晓兰注重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她充分相信孩子,把班级任务分类细分,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氛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汪定稳说:“孙老师在班级管理上做得很到位,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让老师从繁杂的班级事务中抽出身来,腾出更多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上,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各项能力。” 细致用心育人才 “孙晓兰最大的特点是有爱心。她对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孩子的学习、生活都很关心。”学校德育处主任司利霞说,“孙老师总是用新潮的语言和孩子们沟通。她对孩子付出得多,孩子也乐意接受她的教育。”孙晓兰不仅教孩子如何学习,还教孩子如何做人,十分注重言传身教。她在学生中积极开展“弯弯腰,抬抬手,捡起一片文明”、“我为班级争光彩”、“我的未来不是梦”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2010年,学生冯某因父母离异,年迈的奶奶负担不了她的生活费,便产生了辍学的念头。孙晓兰得知后,立即带头给冯某捐款500元。班里的孩子们你50元、他100元,很快为冯某凑了一笔救急款,打消了她辍学的念头。她所带的班多次被评为“市文明班集体”。 许新慧告诉记者:“孙老师即使在出差时也带着教育理论书籍。苏霍姆林斯基的《如何培养真正的人》,她经常放在包里。我们读书可能只读一遍,而她会读几遍,研读之后还会把心得分享给自己的学生。”只要是孙晓兰教过的学生,没有不敬佩她的。很多学生家长都反映,孙晓兰的言传身教改变了很多学生。孙晓兰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及时发现孩子的细节问题,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经常针对不同的学生给家长编发有针对性的短信,指导家长关注孩子发展。一年级六班某学生的家长王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孙老师在细节教育上如此用心,让我们很感动。我很庆幸我女儿在上一年级时就遇到这么好的老师。” |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7-2 05:42 , Processed in 1.0625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