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教育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速递 查看内容

职校毕业生成了企业招聘的“香饽饽”---职校生何以不愁就业

2014-2-21 15:08| 发布者: xwb1| 查看: 617| 评论: 0|来自: 漯河教育电视台

摘要: 学生认真操作 我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竞赛比赛现场 旅游专业技能比赛 (记者:克勤 范斌)今年,全国将有727万大学生毕业,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更加突出;而近几年来,长期处于低谷的职业教育 ...

学生认真操作

我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竞赛比赛现场

旅游专业技能比赛

  (记者:克勤 范斌)今年,全国将有727万大学生毕业,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更加突出;而近几年来,长期处于低谷的职业教育却突然咸鱼翻身,倍受社会青睐,职校毕业生成了众多企业招聘的“香饽饽”,甚至有些学生没毕业就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或提前预订。这是为什么?近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招聘现场:职校生受欢迎  春节刚过,在市人才市场的新春招聘会上,前来寻找就业机会的年轻人熙熙攘攘。连续几天,记者在市人才市场看到,用人单位不乏像双汇集团、三剑客奶业、兴茂钛业、华强塑胶、中粮面业等大中型企业。记者注意到,企业需求前五名的职位是:普工、营销人员、技工、生物化工、计算机。招聘职位起薪普遍在1500元以上,有些技工起薪超过2000元。一家汽车维修公司,底薪2141元,加上加班费,综合工资2141~4200元;一家装饰材料公司,转正后实行三级岗位工资,每月3000~5000元,缴纳五险……很多企业标注了工作时间、住宿和就餐等福利。

    一家企业负责招聘的人力资源主管说:“职校生还是很受欢迎的,与普工相比,他们受过正规教育,有专业技术;尤其是职校生,一般在企业实习过,掌握一定理论和技术,而普工则需要花大气力培训,相对比较费事,而且会增加企业成本。

    同时,与本科生比,职校生期望值相对低,不好高骛远。”也有企业招聘人员表示,在人才市场上,连职校生都难招了,主要原因是职校很多技术工种的学生在毕业前已经到企业顶岗实习,或是已经被企业预订,就业情况比较好。

    市人才市场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普工、技工和营销人员依然炙手可热,从求职人员情况上看,这些岗位需求仍然是今后最大的缺口。而招聘方也不再盲目地对学历层次提出过高要求,而是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设置岗位,不再将有学历无能力或是有能力无学历的人才拒之门外,而是合理使用、科学管理,这给技术型毕业生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

    就业优势:技能突出不愁“嫁”  记者采访中发现,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成才。很多大学毕业生也认为,自己受过高等教育,应该到行政事业单位去,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从而在就业上“高不成低不就”。而职校生以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低的就业姿态,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甚至出现了还未毕业先有“婆家”的现象。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相比,目前职教类毕业生就业对口企业相对明确,上岗薪金待遇相对较高,在就业方面几乎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相对于本科生的迷茫,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待毕业学生小刘则淡定许多,他学的专业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现在已经进入一家企业实习三个月左右了,他到招聘现场就是想看看有没有比现在就职的更好的企业。“我周围很多快毕业的同学都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工资待遇也不错,也没啥就业压力。”小刘说。

    “任何时候,动手能力都是一名优秀蓝领最重要的能力。”漯河市第一中专刚刚17岁的张媛媛微笑中透露着自信。一个多月后,她将代表我市参加全省中职专业技术大赛,目前正处于集训阶段。你也许不会想到,这个长相甜美的小姑娘居然是“状元”出身:去年在全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能大赛中,她夺得了中餐摆台项目的第一名。“我学习的是旅游服务与酒店管理专业,我很喜欢这个专业。我觉得有一项专长很重要,只要努力,照样有精彩的人生。再有一年我就毕业了,但我不为未来的工作发愁,因为我现在已经被北京一家酒店定向招聘了。”

    漯河市第一中专18岁的王英豪同样将代表我市参加全省中职专业技术大赛,他学的是机电工程的数控专业。“我上的是特色订单班,是为双汇集团培养的机械工。我很庆幸选择了这个专业,在学习中认真地钻研,目标是将来能成为一名技师。”王英豪说,“学历不能决定一切,在竞争与机遇并存的今天,只要你不断努力,总会获得成功。”“随着大学的不断扩招带来就业压力,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智能化步伐加快,让许多人的择校观念和价值判断发生了变化,认识到掌握一项专业技术可能更有利于就业,或者更有发展前途。再加上高职专业走俏、就业形势好,让更多的人接受了高职。”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处处长潘玉尚说,部分家长和学生急需改变成才观和就业观,不一定非要读大学才能成才,读高职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采访中,部分企业负责人认为,眼下,伴随着招商引资和经济转型,越来越多的重大产业项目落户我市及周边地市,企业愈发意识到人才实力的重要性和蓝领的不可或缺,对技能实用型蓝领需求量更是不断增大,但技工缺口仍然偏大,因此未来“中级蓝领”的就业前景将持续看好。

    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  “我们学院有2013届毕业生4936人,目前已实现就业4785人,就业率达97%。并且近年来一直都维持在这个水平,其中食品类、电子信息类等专业都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顾文明告诉记者。

    为什么本科生就业难,而职校生如此受欢迎呢?顾文明认为,近年来出现的本科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的“两难”现象,是产销不对路的苦果。本科生的就业期望值高,他们愿意去当公务员和去事业单位,而不愿意到企业去。而职教生的定位就很明确,是一种技能教育、就业教育,培养生产一线的技能型、服务型人才。也正因为如此,高职生的心态很好,知道自己的位置。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院长詹耀轩向记者介绍,他们学校2013届毕业生3500多人,其中高职生1500多人,中职生2000多人,大部分实现了本地就业。“学校紧紧围绕漯河中国食品名城建设和河南食品产业发展需要,进行专业设置。学校与双汇、三剑客等企业实施‘订单’教育,校企共同完成专业设置与调整、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实验实训、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质量标准制定与考核等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学生一入校就等于有了工作岗位。”詹院长说。

    漯河市第一中专副校长芮耀民说,目前我市的职业院校大多着眼于直接服务本地的项目产业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向社会提供更多技能紧缺型人才。真正做到项目、产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职业学校就培养输送什么样的人才,为本市加快发展提供全方位、技能型人才保障。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我市教育部门为高职、中职教育制定了‘双师型’教师制度,要求教师‘拿起书本能讲,挽起袖子能干’,既是学校教授又是企业工程师。为此,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学校从企业引进专业人才到校任教。”“现在,我市多家职业院校聘请轻工、机械等行业领域的专家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和教师讲课。同时,学校还选派优秀青年教师与实习学生一起到企业锻炼,提高自身的实践水平。”市教育局职业成人教研室主任韩培中说。“车间即教室,工人即学生,师傅即教师”,这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就是将实习由模拟演示性训练转变为在生产型现场“真刀真枪”的练兵,将学生学习的主课堂由教室挪到生产型实训车间或企业,这种工学结合的“实战”教学让学生容易练就一身好技术,实现了学生就业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7-18 03:20 , Processed in 1.0468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