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教育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速递 查看内容

潜下心来做教育 兢兢业业育桃李--郾城实验中学袁占梧侧记

2014-1-26 14:58| 发布者: xwb2| 查看: 323| 评论: 0|来自: 漯河教育电视台

摘要: 精彩课堂 辅导学生 和同事交流探讨 集体备课 (记者:斯钰 通讯员:李军营)他,1990年参加工作, 24年一路走来,虽有山重水尽疑无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24年的辛勤耕耘,24年默默守望,让 ...

精彩课堂

辅导学生

和同事交流探讨

集体备课

(记者:斯钰 通讯员:李军营)他,1990年参加工作, 24年一路走来,虽有山重水尽疑无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24年的辛勤耕耘,24年默默守望,让他深深的爱上教师这一平凡而充实的职业。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摄人心魄的豪言,没有让人心潮澎湃的故事,没有精彩而豪迈的事迹;有的是穿梭在人群中平凡的身影;有的是课堂中的启迪声、课下的关爱情;有的是坚定的育人信念;有的是科学的教育理念;有的是润物无声的春风细雨;有的是桃李芬芳的无言小蹊。他就是郾城实验中学教师袁占梧。

潜下心来做教育 24年的摸爬滚打,让袁占梧对数学教学有了深深的感悟,那就是在平平实实的课堂教学中,以课本为载体,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将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搞明白;将众多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搞明白;将纵横交错的知识串、知识链理明白。

把这“三个明白”理清楚的同时,在教学的不同环节中,注重不同的能力培养,具体是:在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观察、学会发现;理解探究的思路,探究的过程,把握住知识的易错点、易混点、转折点,使他们会学习、会探究。在探究知识内在联系的过程中,用联系的观点,将知识作纵向对比,使他们形成知识串,结成知识块,使学生从中学会类比、学会迁移。 在由知识串、知识链相互横向联系 形成知识网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分类、学会归纳、学会综合。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通过一题多解、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通过多题归一,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锻炼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度,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

兢兢业业育桃李 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袁占梧说,教师是一种无限的责任,教师是最需要良心的工作,这颗良心叫师德。他将永远凭着这颗良心,将把无私的爱和无限的责任奉献给他的学生和他所钟爱的事业。

作为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采用民主管理与制度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方式,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之中,树立主人翁意识,培养责任感,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的格局。常言说“学生是班主任的影子”,所以,在育人工作中,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做学生的榜样,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读书习惯、学生习惯、专研习惯等。加大时间和智慧投入,科学管理,形成具有亲和力、聚合力、战斗力的班集体。利用班、夕会时间,通过寓理于事的小故事,励志教育故事,拿道理来开导他们,拿榜样来鼓励他们,拿信念来激励他们,拿理想来引导他们,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感恩教育,做人教育等。用他的真心,他的真诚,换来了他们学业的进步,品德的提高,换来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实实在在做工作  作为数学组的学科教研组长,袁占梧团结同事,严于律己,做好领头羊;组织好本组展示课的听、评课活动,周教研活动,做好中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组织好各个年级的数学兴趣小组,数学抽测,数学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辛勤耕耘结硕果,精心教育铸辉煌,袁占梧以良好的师德,严谨的作风赢得了同事们的一致赞扬。2004年,获河南省中学数学骨干教师;所撰写的论文《怎样上好几何复习课》获市一等奖;讲授的《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获市优质课一等奖;2011、2013年,分别被评为河南省初中数学竞赛辅导“优秀辅导员”称号。2013年取得郾城实验中学首届名师称号。

袁占梧最欣赏的一句话是:教师的工作就是托起明天的太阳。教师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们具备再发展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因此,教师们考虑教育目标,实施教育计划,都必须着眼于未来社会需要什么素质的人,观念应超越现实,应有前瞻性。今天的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网络时代已经来到,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袁占梧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正在努力,正在探索,正在历练一双双娇嫩的翅膀让每个孩子都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天空中勇敢地飞翔。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7-18 22:55 , Processed in 1.0468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