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克勤 范斌 通讯员:常亮)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关系到我们的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思想高尚、文化深厚、专业精深,心理健康良好,已成为新世纪高中教师不可或缺的素质特征。而读书,无疑正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好载体。特别是研读教育名著,更是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教育名著所承载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得到了世人的公认,所积淀的科学与人文精神深邃而厚重,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正因如此,漯河高中大力建设书香文化,将教师培养和读书活动结合起来,积极打造“书香校园”工程,培养学者型教师,走出了一条积极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
这项以“建设书香文化,做学者型教师”为目标的读书工程,旨在引领全体教师从自身做起,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探索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尤其是推动青年教师早日成才。自2009-2010学年上学期开始,至今,该工程已推进四年半,累计下发各类教育名著近1600册,满园书香浓,满腹秀气华,争做学者型教师已蔚然成风,“书香校园”业已成型,教师培养工作又吹出新风。
漯河高中的“书香校园”工程共分三个阶段稳步实施。第一阶段为读研阶段,第二阶段为读写阶段,第三阶段为展评阶段。
为保证三个阶段的稳步实施,漯河高中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需要,首先狠抓组织建设。学校专门成立了“毛毛雨”青年教师读书会,并以读书会为依托,扎实开展各个阶段的活动。四年的坚持推动,“毛毛雨”青年教师读书会已成为漯河高中一座坚强的文化堡垒。
其次狠抓过程管理。学校每学期检查评比一次读书笔记,每学期评选一次读书心得,对结果进行过公示,对获奖者进行表彰,并且对表彰结果都以文件的形式全校印发,巩固了读书成果。
第三狠抓典型树立。学校定期开展“漯河高中‘校园读书之星’表彰会”, 鼓励获得“校园读书之星”的教师,在校园书香工程建设中继续当好模范和榜样,引领和带动所有读书会成员向获奖老师学习,争取早日成为“校园读书之星”。
在读研阶段,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学年读书计划,并精心挑选了三十余种国内外名著,打印成书目,由学校统一购买。这些书籍有专门的教育理论,有系统的教育方法,有成功的课堂展示,有善良的教学建议,有班级的管理策略,有教师的成长方法,有个性的培养途径等等,可供老师们有选择性地广泛阅读。学校又分年级分处室召开“书香校园”读书工程动员会,成立了以学科为主体的读研小组,从而保证了读书活动健康持续地开展。
在读研阶段,学校一方面促使广大教师个性阅读,一方面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开展研究性阅读。并在校园网专门开辟了“漯河高中‘毛毛雨’读书会成果展示”专栏,对广大教师的读书活动剪影、开展情况等进行集体展示,营造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持续扩大读书活动的影响范围。
不仅如此,学校还要求每位老师制定出各自的阅读计划,依据阅读计划,学校指派专人进行跟踪调查,准确详实了解读书活动的落实情况。
在读写阶段,学校在研读的基础上,认真组织了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和读书经验座谈会,让广大教师将读书心得和读书经验形成书面文字,广泛进行交流,认真进行互补。这使老师们既依托教育名著,又走出教育名著,并结合教学实际,相互间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了解教改动态,学习新的教育与管理方法,增强教育理论。读写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大家积极撰写读书心得,针对所读书目进行或全面或深入或点滴或细致的分析,真正有了读有所得,读有所成,读有所乐的成就感。学校还适时将大家的读书心得、经验文章辑录成《漯河高中“毛毛雨”青年教师读书会心得体会专集》,以此作为漯河高中校本培训专用资料,拓展“书香校园”工程的效果。
在讲评阶段,针对前两个阶段的丰硕成果,学校通过举行座谈会、交流会、培训会等形式,为广大教师提供讲解读书成果的广阔舞台。将那些在读书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影响广泛的优秀教师挑选出来,集中为全校师生做相关主题的讲解,以树立榜样,更好带动和推动“书香校园”工程继续深入实施。不仅如此,学校还结合日常教学,将读书活动的效果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在学生中开展“读与教”评估活动,以更好地督促广大教师以读促教,以读促进,以进促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每学期的结束,学校还将集中进行表彰,将读、写、讲、评俱佳的教师认真推到前台,总结经验,查找不中,鼓励先进,确保“书香校园”工程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在表彰的基础上,又专门研究制定了《漯河高中“书香校园”读书工程五年计划》,真正将读书活动与教师培养紧密结合,将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将读书活动与培养新人紧密结合,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更上新台阶。
书香校园工程的实施,让漯河高中广大青年教师受益匪浅,感受颇深。大家细细地读,慢慢地品,手不释卷,乐在其中,自己的思想、文化、专业、心理健康水平等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再以此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老师们的理论与课堂教学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学生们的反映是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做得更好了,教育质量更高了,学习更有趣了,也更轻松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读书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母乳,可修身,可养性。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现在教育部正竭力实行教育改革,准备用50年的时间完成新课改。这50年,无论是从学校的发展角度考虑,还是从青年教师为适应时代要求不得不实行自我超越角度考虑,我们都应该提倡多读书,实践多读书,打造“书香校园”工程,培养学者型教师,从而更好地完成国家和历史赋予学校的神圣职责与庄严使命。 |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7-5 18:18 , Processed in 1.0625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