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勉敬业 深入车间 听取汇报 厂区一角 (记者:克勤 斯钰)朱亚星,男,1972年出生于舞阳县保和乡,现任漯河市兴亚橡胶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11年2月被“漯河市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创业之星”评选委员会评为“创业之星”。2012年6月被中共源汇区委、源汇区人民政府授予2011年度“创业之星”称号。2011年12月被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部门评为“豫籍优秀外出务工、创业人员。”2012年12月被河南《中原经济论坛》编委会聘请为《中原经济论坛》常务理事。回顾多年来创业经商之路,他感慨万分。2008年7月创建漯河市兴亚橡胶制品有限公司以来,依靠团结务实的领导集体,锐意进取,勇于创新,顺应改革形势,不断完善企业制度,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凭借过人的魄力和胆识,独特的经营管理手段,创新思维,带领团队克服困难,努力奋斗。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扩大规模求发展,靠着坚强的毅力,凭着诚信和守法,一步步走向成功。 艰苦创业,矢志不渝。1994年大学毕业,朱亚星回到了家乡舞阳县,被分配到一家国有企业做技术工作,几年后,随着企业兼并重组的步伐加快,国有企业改制等待他的是下岗失业,前途一片渺茫。改制改革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创业是提倡就业之路,是打工还是创业,使他处在进退两难之中。经过深思熟虑,朱亚星有针对性的做了一个社会调研,凭着家乡人那种特有的“犟劲”,决定自己创业。于2001年投资20万元,兴建砖窑厂,创业一年多,市场经济效益良好,生意兴隆。正当朱亚星秣兵厉马、大展宏图之时,天有不测风云,澧河河堤决口,发生大水灾,使他兴办的砖厂被大水无情的淹没,自己辛苦两年的生意血本无归,在组织生产已无资金,不得已之下,朱亚星再次走上打工之路。 2003年初,身怀仅几十元钱的朱亚星来到市区一工厂成为一名普通的车间工人,几个月后,凭借他的聪明才干,被经理重用,推荐到销售部当销售员。营销中,他不畏严寒酷暑,吃最便宜的饭,住最差的房间,销售业绩从当初的几十万到上千万,在营销的道路一走就是五年多。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苦尽甘来,三年的辛勤和汗水换来了朱亚星再次创业的雄心壮志。于2008年7月成立了漯河市兴亚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在漯河市召陵区租赁1500平方米的厂房,重新走上创业之路。购设备,买材料,几个月昼夜难眠,不断的调试设备、配方,在自己和几十个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产品合格率达98%,终于迎来了创业路上的再次成功。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公司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已有的厂房和设备已不能满足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2009年在源汇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协调下筹资5000万元,兴建漯河市力源橡胶有限公司,厂址迁移至源汇区沙澧产业集聚区桂江路西段,占地46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建新厂房,购新设备,使朱亚星和他的公司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公司仅2011年当年产值达3200万。利税600多万元,提供了就业岗位150多个,企业生产规模逐步扩大,产品销售不断增加,经济效益节节攀升,2011年2月份朱亚星荣获“创业之星”称号。 常怀感恩之心,回报家乡,回报社会。作为舞阳人,朱亚星时刻想着为家乡做贡献、添光彩,回报家乡父老乡亲,他常说的一句话:“人要常怀感恩之心”。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做为家乡的一名学子,如今的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虽身处闹市,生活无忧,但他时刻不能忘记家乡的一草一木,忘不了家乡父老对他的养育之恩,回报社会,回报家乡一直是他不断追求的梦想。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公司原有的生产规模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扩大再生产,也为了圆自己多年追求的一个梦想,他毅然决定在家乡创建企业,为家乡做一份贡献。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方协调,当年10月终于将漯河市兴亚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迁往舞阳县经济开发区,公司占地42亩,建筑面积 2.8万平方米。 公司仅2012年当年产值达3200万元,利税5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60多个。预计2013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利税突破1000万元,就业人员达200人以上,目前,漯河市兴亚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已成为舞阳县产业集聚区一个新的亮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未来的橡胶制品市场新的需求与更高的要求,朱亚星正在不断思索,不断求新和不断开拓。朱亚星也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他所钟爱的事业上,在橡胶制品业这个平凡的市场上默默耕耘、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践在心中曾经许下的誓言,他不停地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做得更好。 |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7-2 05:13 , Processed in 1.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