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课堂 学校领导带头深入教室听课 课后评课 教师结对 书法教室 (记者:克勤 斯钰 通讯员:王锦伟)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风潮中,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致力于教师教育理念提升和素养的提升,加大培训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各类教研活动,狠抓课堂教学,积极进行课题研究,使教育教学活动呈现出勃勃生机。 开展校本研修,抓好常规教学。校本教研是为解决学校及教师在教学及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而开展的研究。为了充分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采取了系列有效措施。更新理念,让教师感受课程改革的精髓。从2001年《新课程标准》颁布,到2011年修订版本《新课程标准》,市第二实验小学始终关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动向,通过《解读新课标》《走进新课程》等系列培训活动,使全校教师准确把握新课程实施的总体目标,即以学生发展为本,力图实现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这六个方面的“改变”。提出适度教育理念,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多地为他们的成长和个性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改变以往教学评价过多强调甄别、选拔的功能;教学管理中不以考试分数高低来评价老师,尽可能给予教师尊重与自由,鼓励老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近几年来,市第二实验小学选派老师前往山东、广州等地,学习兄弟学校成熟教改经验,为学校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如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就基于学生阅读量不足的现状,提出“课内进行海量阅读”的理念,并探索出针对各种阅读材料所采用的不同模式;增强整合意识,推出大教研组合作教研活动,促进各学科的教育资源整合。如将体音美三组集中教研,探寻艺术教育的整合点等。这些做法很好地促进了教学改革的发展,真正达到了“更新观念、学为实践”的目的。 同伴互助,让教师体验校本教研的快乐。主要通过三种形式让教师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教研的快乐。一是结对子,推动教师发展。尊重老教师,发挥传帮带作用;重用骨干教师,发挥引领作用;用好有经验教师,发挥示范作用。学校注重这些教师在教学实践和教育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其在校内外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对外,市第二实验小学每学期开展一次送教下乡活动,帮助乡村小学培养师资;对内,学校组织有经验教师在校本教研活动中上点评指导课等,发挥示范作用。学校教师张晓云、宋灵姿、李娜、黄妍等曾多次代表学校为前来参加观摩学习的结对子学校教师上公开课、观摩课,受到一致好评,同时也加速了个人的专业成长。二是压担子,引导教师发展。在教育教学上,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抓两头,促中间的活动;在年轻教师或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的教师中,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帮扶”活动;在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中开展了“培优”活动。并通过规定阅读书目和阅读量,来促进教师多读书、读好书。通过给担子,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刘博老师是在老教师的培养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年青教师,近几年陆续为全校教师上示范课、为前来参加教学观摩的同事讲展示课。今年9月,他的成长事迹教育电视台做了专题报道。三是搭梯子,促进教师发展。学校通过各种教研活动、竞赛、比武活动,积极为教师搭建平台,提供展示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研成果的舞台。本学年围绕教研主题,市第二实验小学正在开展师生系列主题活动,全面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 常规教学,让教师体验校本教研的成果。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加强校本研修的同时,市第二实验小学注重常规课堂教学的规范和创新。一是坚持集体备课不放松。学校积极推行集体备课法,让每位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备好课,做到教学设计最优化,教学资源共享,为高效课堂打下基础。二是开展听、讲、评课活动。各类课型一律采取上大课的形式,所有教师共同听课,详细评课。通过这种形式对每个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详细的总结分析和诊断,指出不足和改进办法。学校还经常开展讲入门课、提高课、示范课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三是开展教案创新活动。学校从2012年开始实行教案创新,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的老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教本学科不足三年的年轻教师必须是手写的详细教案;三年以上的教师提倡电子教案、书案、与简案的结合,以给教师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研修,提高业务水平。四是坚持做好定期交流与分析总结工作。主要采取集中交流和分散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交流一月两次,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分管教学的主任总结前一段校本教研工作的成绩和不足,同时请优秀教师代表作经验发言。分散交流形式多样,有校领导与校本教研薄弱教师的交流,有不同年级教研组开展的经验交流,有教师之间的探讨交流等。五是优化课堂教学流程,打造高效课堂。市第二实验小学首先要求老师准确定位师生角色,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删繁就简,指导预习、提炼重点、适时点拨、当堂检测、及时反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校本研修的扎实推进,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优化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实验课题引领, 促进专业成长。市第二实验小学以实验课题引领,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大胆探索,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 语文课题,积极领航。2001年开始,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课题组率先勇挑重担,积极申报河南省 “十五”重点课题《信息技术整合于小学作文教学》,探索总结出“五环节作文教学法”,提升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课题组成员也积累了丰富的实验经验,其成果被省教育厅评为2006年度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特等奖。 “十一五” 期间,教育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学校承担的中央电教馆的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的序列作文教学研究》,把关注的目光投到了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此课题不仅提升了师生的信息素养,其“纵向式三步作文教学法”深受专家好评,其初步成果荣获2007年度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2008年,此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又获河南省信息技术成果一等奖;2009年,此课题的三个子课题成果又获河南省信息技术成果一、二等奖;2011年3月通过国家级课题结题验收,其成果获国家级优秀成果奖。“十二五” 期间,为落实新课标理念,增加课外阅读量,解决小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学校语文课题组又一次承担中央电教馆的重点课题,借实验课题《网络环境下的有效阅读教学研究》,努力探索阅读教学的新模式,提升课堂效率。目前,此课题引起媒体、兄弟学校的关注,其成果在2013年8月河南省课题结题会上,获得河南省信息技术课题成果一等奖。 立足经典,追根溯源。经典诵读教育,是市第二实验小学“育人”的主要途径,也是学校课题组关注的焦点。经过层层论证,决定以语文课题实验为平台,开发一至六年级经典诵读体系。学校通过开展小学生经典美文诵读活动,让他们与高尚对话,与智慧碰撞,从而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获取真知,树立理想。同时学校主张,学生要将经典读“活”,除了背诵、积累,还引导他们带着一双发现的眼睛,在生活和作文中学以致用,变“要我记”为“我要记”。 诵读经典之后的学生表现得比以前更自信、更乐观、更懂事了,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运用学到的经典语句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每学期,市第二实验小学在举行经典诵读比赛的基础上,积极参加漯河市各种诵读活动。师生通过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孝经》《大学》等国学经典,感受到强大的道德能量,受到深刻的道德教育;同时,也为经典诵读的普及作出了贡献。市第二实验小学正在实验的课题得到报社、电视台等媒体广泛关注。2012年6月29日,漯河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安顺莅临市第二实验小学,与课题组老师进行座谈,还亲自走进班级指导经典诵读课。 如今,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本学期,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课题组又一次改进实验方案,提出“十课时大单元主题教学”的理念,把语文书与课外拓展阅读材料、经典诵读材料以主题形式,整合在一起,通过单元预习、以文带文、读写联动、基础夯实等课型,切实扩充课堂容量,提升课堂效率。 以点带面,形成梯队。在语文课题的有效带动下,极大地激发了各科老师课题研究的激情。各个年级组根据教学内容,自定研究子课题,研究内容涵盖各个学科,比如《信息技术环境下艺术教学的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评价的改革》等,形成了学校课题、年级课题、个人课题相融合的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建立了以课题实验为引领,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有了课题实验工作的专业引领,学校鼓励教师勇于创新,争做“科研型”、“学者型”教师,通过课题研究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大批教师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成长起来。学校青年教师陈静,因一直参与并主持课题的研究,2011年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教育教专家,经常为其他地市或者兄弟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和刘博、张晓云、杨凯丽老师一起,被漯河市聘请为“许慎学堂”讲师团首批成员。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师队伍的骨干梯队逐步形成,学校的科研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近几年,学校教师参加国家级各项比赛活动有27人次获得奖项,其中,李三强讲授的科学课荣获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王艳芳、方淑巧等三位老师在全国首届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等;另有192人次在省级各项竞赛比赛活动中荣获优异成绩。学生有4000余人次在国家、省市、区级各项评比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 开发校本课程,彰显办学特色。市第二实验小学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坚持全面发展,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全面能力。乒乓球是该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三至六年级开设了乒乓球课,教材是该校专业教师自编的《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乒乓球训练技巧》。另外,学校还成立了校乒乓球队、班级乒乓球队,利用兴趣小组和双休日常年坚持训练。在全省的乒乓球传统项目比赛中,市第二实验小学均获优异成绩。同时,漯河市体校的乒乓球队员80%是该校输送的,现有两名队员在省体工队集训。尤其是黄凡真同学,八岁被市体校乒乓球队选为正式队员,2010年11月入选中国八一队,2012年8月转为八一队正式队员,被授予国家级乒乓球健将,近年来在全国各项乒乓球比赛中取得了多项优异成绩。 书法艺术让学生乐起来。书法特长课开设于2004年,从一到六年级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教学。为保证练字效果,从2012年开始坚持每天中午课前练字15分钟,每班每周一节书法课改为每周两节书法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书法知识传授,通过欣赏、评析、书写体验等课堂教学环节,使学生不仅掌握书写技能,提高书法鉴赏力,而且促进了对我国灿烂文明的自豪感。2006年以来,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省市级书法美术比赛中,15次获奖。 百年名校,百年风华;百年屹立,百年沧桑;百年拼搏,百年辉煌。仅2011年以来,市第二实验小学受到上级表彰89次。在今后的征途中,漯河市第二实验小学一定会继续拼搏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创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这颗璀璨的明珠必将在沙澧河畔、在字圣故里绽放光彩! |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7-1 22:44 , Processed in 1.0468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