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教育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速递 查看内容

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居高声远数十载 猛进如潮谱新曲

2013-12-19 15:07| 发布者: xwb1| 查看: 950| 评论: 0|来自: 漯河教育电视台

摘要: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吕岩(左3),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章光普(右2)在临颍一高调研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吕岩(右)在临颍一高调研 临颍一高“溪源慈善”宏志班冠名授牌仪式 临颍一高 (记者:克勤 范斌 通讯员 ...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吕岩(左3),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章光普(右2)在临颍一高调研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吕岩(右)在临颍一高调研

临颍一高“溪源慈善”宏志班冠名授牌仪式

临颍一高

  (记者:克勤 范斌 通讯员:李延浩 蒋鹏飞)在颍川这片钟灵毓秀之地,有一所在中原基础教育领域闻名遐迩的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创建于1948年的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办学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学校现有教学班72个,在校学生5000余人,教职工386名,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育专家2人,河南省特级教师11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14人,国家级、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38人,雄厚师资全省领先。
 
    该校新校区位于临颍县颍北新区文化路北段,校园占地面积343亩,绿地面积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高规格配备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不仅有可容纳100个班、雄伟气魄的三幢教学楼,容纳上万名师生住宿的四幢公寓楼,还有可满足9000人同时就餐、造型独特的学生餐厅,集图书阅览、音美辅导、网络服务于一体的图文艺术楼及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现代化塑胶运动场。学校还建有大型广场2个、景观区8个,种植各种珍贵树木5万余株,整个校区呈现出优美的园林景观。

    办校65年来,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高质量有特色创一流”的办学目标,形成了严谨的教风、浓厚的学风、纯正的考风和优良的校风,取得了一流的教育教学成绩。自1986年区划以来,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的高考成绩一直在漯河市位居领先地位,先后培养出河南省理科状元李庆虎,以及刘晓超、寇建益、段少华、王智磊等23名漯河市文、理科状元,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输送优秀新生94名,省市高考状元获得等级、人次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人数均居全市第一、全省前茅。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以治学严谨、成绩突出闻名全省,先后来访考察学习的兄弟学校达650多家,被社会各界和莘莘学子誉为“中州名校”。多年来,从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先后走出了以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副总参谋长兼北京武警总队队长杨德安,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世界著名药物化学家王金恩,中国史学学会理事、著名宋辽金元史专家任崇岳,中国书协理事、著名书法家尤中会,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工程师、“神七”飞船总设计师吴风雷,2008年“中国模特之星大赛”中南赛区亚军闫丽等为杰出代表的大批校友。他们秉承母校“志存高远,敢为人先”的校训,在海内外不同领域,尽展风采,为学校赢得了崇高的荣誉,成为母校永久的骄傲。

    近年来,校长巩海生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以名校建设为契机,引领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这艘巨轮,劈波斩浪,不断抓机遇、重提升、求突破,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影响力、美誉度持续提升,先后获得了全国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学管理先进学校、河南省首批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人民满意的学校、河南省高中课改先进学校、河南省创先争优红旗单位、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等多项殊荣。《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教育时报》等主流媒体分别给予了详细报道,省、市领导孔玉芳、王文超、刘玉洁、王菊梅、靳克文、马正跃、曹存正、吕岩等先后到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视察调研,对学校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深化教学改革打造魅力校园   校长巩海生说:“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成功,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这是学校办学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要让学生在校的每一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农村的孩子跟城里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近年来,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不断创新管理机制,规范办学行为,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师整体素质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创造富有激情、一团正气、书香四溢、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取得了明显成效。

    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开门办学,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广采百花之蕊、酿造自家田园之蜜,先后组团200余人次,分赴北京101中学、人大附中、江苏启东中学、南京一中、山西新绛中学、河北衡水中学、山东昌乐二中等名校考察学习,进一步开阔教师视野,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借鉴他人之长,结合本校实际,以学科带头人为龙头、骨干教师为中坚、教坛新秀为后备力量,大力实施了“青蓝工程”与“校本培训”策略,进一步培养了教师们的互助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全面提高了教师的职业素养。

    为进一步强化“全员参与精细管理”的治校方略,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大胆推行了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人员下沉,管理效益提升”的管理机制,各年级负责校长一律下沉到年级办公、年级主任一律下沉到各教研组备课、政教及教务管理人员一律下沉到各级各班巡查,坚持站式听课、转式督察,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学校制定严格的巡查制度,印发具体的巡查项目日志。自学生早上起床开     始,从早读、早操、上课、下课、课间操、午休、课外活动、就餐、就寝、卫生保洁,以及教师的备课、上课、教研、作业批改等,各个节点上均有学校管理者巡查、督导的身影。政教、教务巡查人员做好每次巡查记录,每天及时公布,每周详细总结,学期汇总后作为评选文明学生、先进班级的主要依据及教师评先晋级的重要参考。该项举措的顺利实施,为学校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有力促进了良好校风、班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各级各班均呈现出了比学赶超、明争暗赛的良好势头。

    一所学校大场面、大动作的整齐划一、蓬勃朝气,代表着一所学校的士气和精神。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对课间跑操尤其重视,做到集合令行禁止,跑步步伐一致,呼喊口号整齐统一。每个班级都有独具特色、催人奋进的班级口号,在跑操时通过大声呼喊口号鼓舞士气。如今,在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学生课间跑操时,动作迅速,步伐整齐,生龙活虎,口号声震天,喊出了班威,喊出了校风,成为一道别样的校园风景。

    近年来,在巩海生的积极倡导下,学校成立了学生自律委员会,随着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不断增强,校园学生社团也应运而生,先后成立有足球社团、街舞社团、篮球俱乐部、英语会话吧、美术新天地、音乐五线谱等十多个社团组织,每个社团都是人才济济、充满活力,富有时代气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和补充,社团文化在同学们的校园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有选择地参与、学习。每到活动时间,校园每个角落都是同学们忙碌而快乐的身影:悠扬的歌声不时飘来,那是合唱团的同学们正在训练;书画室内,小画家们用画笔涂抹出多彩的生活;舞蹈队、摄影部,分别用舞姿、镜头,展现着生活中的美;演讲团、辩论队每次聚会,纵论天下风云,笑谈多彩人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学生社团的蓬勃兴起,真正让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潜能得到发现和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才华得以呵护和张扬,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切实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和幸福。
    
    更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机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近年来,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高度重视尖子生的培养,学校尖子层学生实现了数量上、质量上的飞跃。

    2010年高考,全市650分以上考生共7人,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占3人,刘锋同学以658分的优异成绩夺取漯河市理科应届生第一名,刘锋、任应时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陶世博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张林翌同学被香港大学录取。

    2011年高考,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650分以上考生达到11人,学生孙美平以理综289分的成绩,获全市第一名,被北京大学录取。

    2012年高考,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的王世杰同学以643分的优异成绩夺取全市文科个人总分(裸分)第一名,王世杰、马力、段小倩、杨辉等四名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

    2013年高考,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赵雷洋同学以675分的优异成绩,夺取全省理科个人总分第12名,赵雷洋、赵文宗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韩琳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

    近两年,在全国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竞赛中,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的慕文博、张彦胜、康闯、张文彬、李昶、王炎胜、宋首锐、白兵洋、何彦伟、王若飞、张起帆、宋培龙、袁文洋、梁奎、王景茹等35名同学分别获得全国和省级一、二等奖,获奖人数和等级位居漯河市各高中之     首。

    喜人的成绩背后,是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近年来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精细管理,最终为尖子生的快速成长提供了一块肥沃土壤。学校力争把“尖子生培养”做大、做强、做亮,使之成为学校的教育品牌。

    近年来,学校利用社会捐助,先后开办了四届慈善宏志班,每年从全县招收100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生入班就读。宏志生除免除学杂费外,每人每月补助300元生活费,助其完成学业。学校组成强师团队任教,对宏志生实行导师制跟踪辅导,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力争达到学生学业优异、品德出众。学校为宏志班配备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与国内顶尖名校北京101中学实现了网上资源共享。定期开放学校图书室、实验室、电子阅览室和网络教室。通过与北京宽高教育集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邀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王金战及强师团队定期来校讲学。今年,学校首届慈善宏志班学生毕业,高考成绩全部超过重点大学录取线。

    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的每届新生入校,都要进行为期一周的拓展训练。每年寒、暑假,学校都组织部分尖子生赴北京参加冬令营、夏令营集训,使他们现场感悟名师名校风采。学校通过开展感恩教育、情商教育、挫折教育、养成教育等系列活动,给学生接受磨炼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最终达到素质、成绩双提升。

    对于一些特优学生,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实行任课教师“一对一”跟踪培养,对其分阶段、分步骤、有针对性地实施重点培养,提前抓好相对弱科,用好“木桶原理”,解决“短板”学科,稳定优势学科,做到分包到人、每月会诊、二次批阅、眉批点评、谈话指导等,促进尖子生各科成绩稳步提升。学校还专门成立“培优领导组”,全程督导,坚持每周召开班主任、任课教师及部分学生座谈会,及时总结反馈,尽力实现教师授课与学生知识吸收达到最优化,有效保证特优生培养质量。
    
    探索课改新路子稳步推进“有效课堂”  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效益的高低。近两年来,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始终在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上动脑筋,在打造高效课堂求实效上做文章。学校立足教学实际,通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了“立足学情、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注重实效”的16字教学方针,开发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有力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学校坚持“调查研究,理论先行,榜样带动,总结提高,稳步推进,全面实施”的课堂教学推进思路,成立“有效课堂”领导小组,校长巩海生任组长,业务副校长王成献任副组长,各年级主任、教研组长任成员,加强对“有效课堂”的督导。通过实行推门听课、深入课堂等办法,抓好教学质量,保证了“有效课堂”的顺利实施。

    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通过“有效课堂”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师生互动、生生主动、气氛活跃、效率提高为主要特色的课改新路子。如今,学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在学案引领下去收集、去发现、去探究、去学习、去感悟,尽情地表现自我、完善自我、发现自我。

    课堂上,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老师科学引导,少讲多听,画龙点睛;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展示,勇于质疑。随着“有效课堂”的强力推进,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催生出了一批教学新秀,有21名教师承担了国家和省市级的课题研究,有92名教师获得了省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学校的教改经验在“全国高中课程改革联盟学校教研组长峰会”和“全国高中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等国家级研讨会议中多次进行推介和交流,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由于教改成果突出,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先后获得全省高中课改先进学校、漯河市高中教研先进单位等多项殊荣,《人民教育》、《新课程研究》、《河南教育》等报刊先后介绍了学校的课改经验,省内外多家教育教学单位纷纷慕名来校观摩考察。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面对荣誉和成功,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师生更多想到的是拼搏与挑战。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遵照市政府下达的“创中原名校”的指示精神,提出了“两提升一促进”,即进一步提升教师素质、提升管理水平,全面促进办学质量提高;争创“六个一流”,即办学理念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学设施一流、办学质量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校园文化一流。“力争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把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打造成一所学生向往、教师尽心、家长满意、社会认可、辐射周边的中原名校。”校长巩海生对此充满信心。我们深信,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的明天必将更加绚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7-6 18:13 , Processed in 1.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