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教育厅副厅长刁玉华(右2)在漯河五高调研,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市政府党组成员吕岩(左2),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章光普(右1)陪同 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章光普(右2)在漯河五高调研 团结进取的领导班子 认真辅导学生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 美丽的校园 (记者:克勤 范斌 通讯员:吴亚男 )这是一座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学校。建校短短二十年,她如乳虎啸谷、如雏鹰试翼,一年一个新台阶,十年一个新跨越,先后摘取漯河市窗口学校、漯河市特色名牌学校、省级示范性高中等荣誉称号,成为豫中南大地上迅猛升起的一颗教苑新星。
这是一座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的学校。二十年来,她始终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明天”的办学理念,坚持按教育规律育人,高起点引进优秀教学人才,锐意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的优秀毕业生,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
这更是无数学子的精神家园。二十年来,一批批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怀着梦想走来,带着希望而去,逐步成长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和精英。但不管身处何方,每当回忆起母校,他们总会骄傲地说一句:“那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这就是漯河市第五高级中学。
教学理念篇:把“一切为了孩子的明天”作为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办学理念。围绕这个理念选配领导班子、打造教师团队,将之真正融入学校教学管理的每个环节,内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自觉自愿的行为准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对一棵树来讲,只有扎根沃土才能枝繁叶茂、茁壮成长;对一个学校来讲,只有树立先进科学的理念才能为其长远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两千年前,孔子因率先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而被誉为“万世师表。
二十年前,漯河五高(原郾城第二高级中学)应时而生。在一片“唯考试成绩论英雄”的浪潮里,这座刚成立的普通高中,旗帜鲜明提出了“一切为了孩子的明天”的办学理念,迅速成为豫中南大地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教苑新星。
“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这是我们学校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在短短二十年间就能取得巨大成功的秘诀。”漯河五高校长李自刚说。
从“一切为了孩子的明天”出发,漯河五高历任的领导班子抛弃“唯成绩论英雄”的短浅功利思想,真正顾长远、打基础,注重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力,努力培养身心健康、心智健全、有良好行为习惯的有用之才。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该校形成了以人为本,民主科学的管理体系:把学校的管理重心放在“理”上,即理顺关系、思路、心情和制度,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内化为领导班子成员共识;把用人标准由重资格、学历转为重德行、学识、才能,教务主任、年级主任、班主任等均由业务精湛、能力出众、师生认可的业务骨干担任;实施“凝聚力工程”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在全体教职员工中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全校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学校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一切为了孩子的明天”出发,漯河五高形成了一套既宽松、又严苛的教师选任培养标准。说宽松,是指学校在始建之初就确立了不拘一格、宽松公正的用人标准。建校之初,为了延揽全省乃至全国的优秀教师,学校大胆地实行了不要户籍关系、不要档案、不要工资关系的“三不要政策”,一切唯才是举、以德为先,并将之作为一以贯之的选人用人标准。正是这种“不拘 一格用人才”的宽松导向,使得漯河五高先后吸引了一大批年富力强、业务过硬的骨干教师,而他们也成为日后漯河五高腾飞跨越的中坚力量。说严苛,是学校对一个合格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有着近乎苛刻的“五高标准”。
“教育是一个‘树叶摇动树叶,灵魂震撼灵魂,行动引领行动’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这是校长李自刚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他眼中,一个合格的五高老师,必须是一个热心的人,对所有孩子一视同仁,尤其对一些底子薄、学习基础差的同学应该更加的热心;必须是一个公平处事的人,要做事公正,一碗水端平;必须是一个包容的人,要允许学生犯错,并且允许学生反复犯错。这三点,是衡量一个老师是否合格的先决条件,其次才是教师的业务能力。“身教胜于言传。为人师表者必须是一个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如果不能做到正人先正己,对孩子不热心,对事业不负责,做事不公正,遇事不耐心,再有能力的人我们也不用。”李自刚说。
以生为本、有教无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一切为了孩子的明天”的指引下,五高人步履坚定、阔步前行,换来的是一个又一个的令人惊叹的发展奇迹———短短二十年间,漯河五高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县级高中成长为省级示范性高中、漯河市窗口学校、漯河市特色名牌学校,漯河市高中教学先进学校,高考成绩更是一年跨上一个新台阶,连创新高:2005年,本科上线人数1596人;全市理科660分以上5人,漯河五高独占3名;郑辉同学以665分的成绩获漯河市理科第一名;杨树科以理综286分的成绩,获全市第一名;全校有14名同学超过清华、北大录取线。
2006年,本科上线人数1655人;二本以上上线人数1175人,居两县三区第一;660分以上4人,赵燕燕被北京大学录取;李永宁同学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获奖学金50万元。
2007年,本科上线人数1756人;全市665分以上共5人,漯河五高独占3人,理科全市前十名漯河五高独占5人,郭涛同学以667分的成绩,获得全市理科应届生第一名;刘璐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
2008年,本科上线人数1826人;二本上线1261人;何杉同学以622分的优异成绩,获得全市文科应届生第一名。
2009年本科上线人数1832人,在考生人数减少600多人的情况下,本科上线人数不减反增,李映祯以理科660分总成绩荣获郾城考区理科第一名,并被清华大学录取。
2010年,冯军鹤荣获漯河市理科第一名,位居河南省第十八名。二本上线人数1388人,本科上线人数2199人。
2011年,陈骁汉同学以裸分700分的成绩勇夺全市理科状元,名列全省前三甲。600分以上人数205人。一本上线433人;二本上线1462人;三本上线2414人。一本上线率13.3%,高出全省一本上线率(5.2%)8.1个百分点;二本上线率45.5%,高出全省二本上线率(19.4%)26个百分点;三本上线率74.7%,高出全省三本上线率(28.6%)46.1个百分点。
2012年,一本上线543人,上线率14.02%;二本上线1606人,上线率41.48%;三本上线2746人,上线率70.92%;一、二、三本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均居全市第一。
2013年,一本上线572人,二本以上上线1496人,三本以上上线2492人,本科上线人数全市第一。
更加令人可喜的是,在“以生为本”指导思想引领下的漯河五高赢得了越来越多学生及家长的青睐,连续多年被评为学生及家长最满意学校,漯河考生心目中最理想高中。
改革创新篇: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围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目标大力推动教学改革,使课堂40分钟变得更高效,让学生学习变得更主动,形成了一整套培优补差的“五高”经验如果说“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指引漯河五高不断前进的灯塔;那么与生俱来的改革创新意识就是驱动漯河五高乘风破浪、扬帆远行的强劲引擎。
自成立之日起,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就深深地印刻到五高人的灵魂里。“作为一所年轻的普通高中,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迎头赶上,实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一要靠先进科学的理念,二要靠永不满足的改革创新意识。”漯河五高分管教学工作的丁庆鹏副校长告诉记者。据他介绍,在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驱动下,漯河五高探索高效课堂改革的脚步就从未停止过。多年来,漯河五高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学校领导班子带领各处室主任,教研组长,北上衡水,南下黄冈等地,访名校,拜名师,取真经。同时积极邀请著名教育专家以及澳大利亚、尼日利亚等外国教师到校讲学,为学校师生传授最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与此同时,该校还鼓励教师推行课堂改革、积极承接省市教研课题。特别是最近几年,该校先后承担了省、市级教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有5项已结题并获省一、二等奖。近30人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教学论文300多篇,有50本专著出版发行,有3位老师成为市科技创新带头人。
2013年3月,一场以“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为核心内容的“6+1”高效课堂改革在全校范围内推广,这是漯河五高借鉴河北石家庄精英中学成功教学经验,积极推动课堂改革的又一大胆尝试。
“‘6+1’高效课堂是一套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体系,其实质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丁庆鹏介绍。“6+1”即紧紧抓住“导、思、议、展、评、检”6个课堂教学环节和1个课下练习环节,把40分钟的课堂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充分提高课堂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占用前5分钟的导引和后10分钟的评点、答疑检查环节,而大部分的时间交由学生进行分组思考、讨论以及展示学习成果。而在学生分组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注重让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其中,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以前上课是老师和尖子生唱‘二人转’,我们这些基础差的学生很难参与其中,所以也不愿意听课。现在好了,与成绩较好的学生分在一个组,大家共同讨论、思考,许多难点一下就弄懂了,更重要的是,通过小组发言,感觉自己有了归属感和成就感,自信心增强了,学习也更有劲了。”一名通过“6+1”课堂模式找到自信的学生说。
“从将近一年的教学实践来看,‘6+1’高效课堂效果十分明显,学生学习的热情得到极大激发,基础差的孩子找到自信,成绩好的同学干劲更足。可以预见,这次改革,必将推动全校课堂教学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丁庆鹏说。
每一次尝试伴随着新的跨越,每一次改革意味着又一轮的腾飞。二十年来,在学校整体高考成绩大幅提升的同时,漯河五高在培养尖子生方面也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优方法,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五高特色的教学风格。对优秀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制订重点培养措施,进行跟踪指导,同时进行个性化辅导,取得了突出成绩。漯河五高先后有宋广辉、孙兰涛、郑辉、赵燕燕、李映祯、冯军鹤、陈骁汉等同学荣获全市高考文理科第一名,2011年陈骁汉以裸分700分的成绩获全省第三名。于占江、臧祎霖、韩伟杰、刘超、李成、刘君分别获省奥赛数、理、化学科一等奖。张丽杰、李艳茹同学以满分150分成绩获全省数学第一名,尹华良、朱慧君、王晓辉、杨朝阳、臧祎霖、姚冠辉、王媛媛、李泽辉、张丽杰、吕惠敏、杜光华、李永宁、孙兰涛、王华伟、丁艳红、赵燕燕、刘璐、李映祯、冯军鹤、陈骁汉等同学分别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或香港中文大学。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短短二十年间,漯河五高就为知名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的优秀毕业生,成为高考状元的诞生地,造就国家栋梁的摇篮。
素质教育篇:注重教育的艺术,也注重艺术的教育。一切从孩子的未来发展出发,大力推广素质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功观,培养起健全的人格,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坐标真正的素质教育就是使每位学生的潜质能够得到最大限度、顺利地发挥。漯河五高注重发现学生特长,培养学生特长,并取得丰硕成果。
近几年来,漯河五高每年四、五月份举办一届旨在“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艺术节期间学生积极性高涨,活动内容丰富,包括歌咏类和展览类两大类。歌咏类包括校园十大歌手比赛和文艺会演,展览类包括:美术作品、硬笔书法比赛与展览漫画创作比赛以及手抄报设计比赛等。艺术节活动的举办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艺术才干,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从中推荐出的话剧《雷雨》参加“漯河市首届学生戏剧节”比赛获一等奖,市里推荐到“河南省首届学生戏剧节”比赛中又获二等奖,是我市高中学校中唯一获奖剧目。剧中四凤扮演者黄艺菲同学由于综合素质较高,又有专长,于2013年被澳门大学录取。李永宁同学能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除了优异的高考成绩外,还得益于他比较全面的综合素质,他的英语口语能力比较突出。
2008年6月,第58届世界小姐中国区广西赛区的比赛在南宁落幕。2007年从漯河五高考入广西民族大学的16号选手刘畅一路过关斩将、摘得桂冠。
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刘畅说:“我应该感谢梦想起航的地方、我的母校———漯河五高,她给了我自信,让我真正懂得美的含义!”李永宁、黄艺菲、刘畅的成功只是漯河五高扎实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孩子正确定位人生坐标和综合素质提高的精彩缩影。多年来,漯河五高以关心、关怀、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不以分数看成败,不以成绩论英雄。漯河五高实行大胆改革,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探究、求异”。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求全才,但求学生在某一方面全面发展,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
扎实推进文化校园、美丽校园建设,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艺术的熏陶,感受“美”的脉搏。走进漯河五高的校园,你就会被恢弘大气、风景怡人的美景所吸引,就会被书香馥郁、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所浸润。占地260亩的校区,布局合理,绿荫遍地,花香满园,每一处都经过巧妙的规划设计,匠心独运,极具园林风采。典雅别致的图书楼,大气磅礴的办公楼,端庄沉稳的实验楼,书香馥郁的教学楼,设施齐全的规范体育场,处处散发出现代化中学的气韵。学校建有艺术价值较高的《郾城古风》、《明天的太阳》浮雕,前者寓意着前有古人、教育为先;后者预示着后有来者、百年树人。小桥喷泉,轩廊亭榭,格调雅致;毓秀园、撷英园、秋实园,花草竞放;香樟、桂树、水杉、雪 松,嘉木葱茏。漯河五高的一草一木都是美丽的精灵,深情地守望这片生机勃发的校园。师生生活其中,熏染的不仅仅是爱美的眼睛,更是美丽的心灵。
凭借着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漯河五高先后获得“河南省园林先进单位”、市绿化先进单位、“漯河市绿色学校”和“漯河市窗口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把“德育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功观。学校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将德育融合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探索出了“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活动”的德育教育模式,通过活动月及思想政治课、班会、报告会、读书活动、讲座、演讲比赛、文艺会演、军训和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功观。心理健康教育是漯河五高德育工作的又一亮点,通过心理咨询室、选聘班级心理委员、出版《舒心读本》、邀请专家讲座等形式,帮助广大学生缓解压力,解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心理辅导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并被中国教育学会确定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学校。
注重教育的艺术,也注重艺术的教育。鼓励支持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每年举办校园艺术节活动,学校有学生创办的校园广播站、校报《晨晖报》、校刊《新竹》杂志,学校领导大力支持,每年都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开展活动。让每个孩子认清自己的特长,找准适合自己的人生坐标。漯河五高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不抛弃不放弃,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全面发展。2006年,在河南省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史世超同学荣获科技创新一等奖。校报《晨晖报》和校刊《新竹》连续三年荣获“全国中小学校校报校刊一等奖”。在2010年第九届精功(国际)模特大赛上,漯河五高09届毕业生史玉获得西南赛区冠军。漯河五高在体育竞赛成绩方面也是连创佳绩,自2001年以来,该校在省、市举办的各项大型体育赛事摘金夺银,奖杯奖牌摆满了荣誉室,由于学校体育工作出色,学校荣获河南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荣誉称号。
“春风化雨,呕心沥血,才育栋梁拔地起;学海扬帆,乘风破浪,屡送鲲鹏展翅飞”,这是对飞速发展壮大中的漯河五高的生动写照。风正紧,路犹长,漯河五高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歇。回忆往昔,岁月峥嵘,无怨无悔;展望未来,前程锦绣,意志更坚。全体五高人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省内一流,中原名校”的宏远目标阔步迈进! |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11-5 06:26 , Processed in 1.0625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