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克勤 范斌 通讯员:常洪振 高洁华)在漯河市第五中学这所拥有浓厚历史文化氛围的校园里,辛勤的园丁们用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在这些园丁之中,有这样一位老师:她从1978年从教以来一直担任学校的英语教学工作,把最美的青春都献给了三尺讲台。三十五年来,她品尝了育人的困难、艰辛、喜悦和幸福,见证了学校的辉煌与崛起。这位老师的名字叫刘湘,今年53岁。她师德高尚,爱岗敬业,深受学生们的信任和喜爱。对于自己35年的从教路,刘湘深有感触地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道德的引导者,更是思想的启迪者、心灵的开拓者、意志信念的塑造者。” 用心教书一切为了学生 有人说,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刘湘老师在工作中努力使课堂成为艺术而不留下遗憾。为了教好初中英语这门课,刘湘潜心钻研教材,在教学方法上狠下功夫,不断更新教法,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兴趣教学法。 “在我的英语课上随时会出现游戏、表演、音乐等节目。我要让学生们心情愉悦地接受这门课。”刘湘介绍,为了使每名学生都喜欢英语、学会英语、轻松愉快地学好英语,她结合学生实际,改编了许多英文歌曲。在她嘴中,单词、句型都组成了悦耳动听的英文歌曲。她还设计了许多与教学有关的游戏和课本剧,师生自导自演《白雪公主》、《皇帝的新装》等,让学生在浓浓的英语氛围中快乐地扮演各自的角色。 于是,在刘湘的课堂上,学生不再只是静悄悄地坐在那里听老师“唱独角戏”,而是时时刻刻和老师保持互动。学生从老师那里学习知识的同时,老师也从学生身上捕捉到许多新鲜的想法和词汇,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为了和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我积极学上网,在网上收看英语电视节目,吸收一些新的知识和词汇。”刘湘说,在她的影响下,她的许多学生口袋里都有一个小本子,随时都可以拿出来背单词、句型。这种学习习惯一直延续到学生的高中时代和大学时代。一些学生因为喜欢英语,在初中时就立志报考外语学院。这些和刘湘的用心教书都密不可分。 潜心教改为了一切学生 课堂不仅是刘湘敬业奉献的岗位、播撒爱心的花园,更是她求知的乐园、勇攀高峰的起点。在教育现代化工程不断深入人心的今天,刘湘深知,改革开拓、勇于创新才是教育事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刘湘常常思考:究竟要培养健康而杰出的高素质人才还是追求教学重压下的高分效应?她说,教改不是不要分数,而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轻松自如地获取高分。 刘湘在英语教学中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率先试行以学生为主的“合作讨论式”教学模式,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陈规,在课堂上只起引导、探路的作用,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在她的课堂上,问题学生提,疑难师生共同讨论,课余时间学生自己安排,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学中,她施行民主教学,充分相信学生,常向学生渗透“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她敢于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师生平等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她带的班级的英语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论文《优化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全市中学英语学科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奖。刘湘还先后被评为国家级优秀辅导员、省优秀教师、市优秀教师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潜心教改,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这是让刘湘在教学上得心应手的“活水”。 孜孜不倦为了学生的一切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沓沓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次开平方……其实,这些都只说对了一半。”刘湘说,教育并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刘湘从来不叫苦叫累,从没请过一天假。2002年12月,由于工作压力大,自己制订的目标高,一学期还没结束,她就患了突发性耳聋。即使这样,她也没有停止班级管理工作。在治病期间,她不听医生劝阻,冒着失去听力的危险辛勤、忘我工作。她的精神感动了学生,感动了家长。学生和家长纷纷送来治疗方案、药品……三十多年的辛勤耕耘,刘湘如今已桃李满天下。每逢佳节,她都会收到来自天南海北的学生送的贺卡、鲜花和祝福。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刘湘说,作为一名教师,她最高兴的事就是教的学生个个进步、人人成才。 |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9-7 14:28 , Processed in 1.0468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