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杨 通讯员:苏跃 宋兆旺)有那么一些老师,在多年之后你也许已记不清她的姓名,可只要一闭眼,就能想起他慈爱的笑容;有那么一些老师,在多年之后你也许已忘却他上课时的样子,可每当彷徨时,耳畔总会响起他的谆谆教诲;有那么一些老师,他的身躯或许并不高大,也不曾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可他的背影就是深深地刻在你的灵魂里,你怎么都不会忘记。
“这才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有的常态。”漯河市第二初级中学生物教师李可瑾说,“教育是触动心灵的事业,在细微处见精神,在点滴中见功夫。”在22年的教育生涯中,她正是这样身体力行去做的。
“‘最差班’没有差学生,教学需要用良心” 在古色古香的漯河市第二初级中学校园里,记者见到了李可瑾老师。这位常被老师们称为“二中第一能人”的李老师戴着一副眼镜,浑身透着书卷气,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让人倍感亲切。
她之所以被老师们称为“二中第一能人”,因为她经常把全校的“差班”教出名堂。在学生家长的眼里,她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我现在带的是学校有名的‘差班’。刚开学时,我走进教室,发现教室一片狼藉,到处都是垃圾,学生们有的坐在桌子上,有的坐在窗台上,有大吵的,有大骂的。”李老师说,当时看到这种场景,她的脑袋立马“嗡”了一声。
“我带的这个班没有差学生。如果我放弃了学生,我的良心过不去。”李可瑾说,根据班级的现实问题,她重新调整了原先的教学方式,先后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段,从教学技巧和关爱学生两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们走上正确、可行的学习轨道。
在教学中,她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未知世界,解决未知问题,使学生不断获得肯定,在成功感的激励下不断努力超越自己,在欢快轻松的环境下增长知识。多名外地同行观摩过她的课堂后如此评价她的课堂:“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充满了激情,教室里回响的是学生的争论声和笑声,学生在笑声中探索未知、掌握知识、获得成功。”在传授学业知识的同时,李可瑾注 重对学生德的培养,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让孩子在学会做人的基础上学习知识。
“老师宽容的笑比严厉的批评更有效” 初中阶段的学生难管,难就难在他们自身处在一个充满矛盾的时期。他们渴望独立,渴望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渴望有自己处理问题的机会,这时老师和家长的理解尤为重要。
李老师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甚至允许学生重复犯错误,要对学生的缺点与不足保持充分的耐心,不当众揭短,不挖苦嘲讽,时刻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她经常对学生说:“在老师眼里,你们都是《鉴宝》里的‘元青花’,价值连城。
老师不在公开场合批评你是尊重你、保护你,可如果你把自己当成破瓦片,随便扔来扔去,你就会一钱不值。”记者在李可瑾的班级采访时,学生们说:“我们就怕‘老班’对我们笑,因为她一笑我们就知道我们又犯错误了,而且肯定犯了很幼稚的错误。”“有时候,老师宽容的笑比严厉的批评更有效。”讲到这里,李可瑾也露出了难得的微笑。李老师说,她的辛劳并没有白费,她时常反思自己的教学生活。
以往看到的往往是学生的成长,感受最多的是自己教给学生什么、带给学生什么,现在,她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学生带给自己的快乐。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一名播种者,在学生的心灵上播种知识、播种希望、播种快乐,同时,她也收获越来越多的信任、成功。
“老师要善于跟学生‘斗智’,不能‘斗气’” 脚下三尺讲台,心中一亩良田,种桃种李种春风。在李可瑾22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担任了17年的班主任工作,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班”。
关于做班主任的秘诀,李可瑾说,她总是细心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身体等,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爱好,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她说,老师要练就一双慧眼,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内心,帮助他们发现优点,找到自信,使每一个孩子都快乐地成长;要善于跟学生“斗智”,不能“斗气”。
要想和学生“斗智”,李可瑾认为,教师要抓好五个关键:角度要高、思路要清、胸怀要广,要换位思考、要抓住时机。马丁·布伯说:“走进教室,看到身材不一、面目各异、学业成绩有差异、家庭条件不同的学生,教育者的眼神要能拥抱所有人,并把他们看在眼里。”这个眼神包含了一种使命感,也包含了对每一位孩子的希望。李可瑾说,班主任不论怎么跟学生“斗”都是建立在爱学生的基础上,“斗”的目的是与学生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9-9 18:29 , Processed in 1.0468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