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范斌 通讯员:孙亚峰)刘继刚,舞阳二高政治教师,三(3)班班主任、高三年级主任。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刘继刚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和自己个头差不多的学生们。15年如一日,刘继刚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用自己的爱心为学生铺就通往理想大学的成功之路。
刘继刚刚来到学校时,看到学生们回答问题的时候会脸红,遇见年轻的自己会怯生生的说声老师好,会趁你不注意的时候,把一杯清茶放在课桌上,然后若无其事的望向别处。学生们的纯朴善良,冲淡了刘继刚离家的愁绪,渴求知识的眼神使刘继刚越发感到肩上的沉重。当时二高的办学条件很差,五个年轻人挤在两间破瓦房里。别人喝酒打牌消遣的时候,刘继刚跑进教室,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为了看书,刘继刚省吃俭用,用微薄的工资托老同学从洛阳买回了大量的专业类书籍,还攒钱买了一台录音机,教学生学说普通话。
刘继刚认为师道在勤,只有勤学、勤思、勤省,才能在迷茫面前沉稳一点;在知识面前谦虚一点;在学生面前从容一点。日积月累的丰富知识和生活体验,让自己在教学上愈发显得游刃有余,在堂上,刘继刚始终充满着惊喜与欢乐,幽默与思索。师生间思维的每一次碰撞,都能使学生得到心灵的启迪和知识的升华。在讲课时刘继刚以诙谐的语言启发学生思考解决问题。2011年在河南省第五届农村中小学教师技能大赛中,作为漯河市唯一的推荐代表,荣获省级优质课一等奖。
有人说,教师不当班主任是一种遗憾。刘继刚做了十四年的教师,当了12年的班主任,只因为可以与学生打成一片,可以与学生亲切畅谈,可以与学生共同成长。当一个好班主任,刘继刚没什么妙招,惟有付出。02年刘继刚儿子出生,当时母亲要照顾因患颈椎病而不能下床的父亲,实在脱不开身,刘继刚和妻子便轮流照看儿子。
刘继刚的妻子毕晓玲告诉记者:“2002年儿子刚出生没有几个月,孩子天天晚上哭,他爷爷奶奶又因病不能来,当时我们两个非常辛苦。孩子晚上哭到半夜,我的身体又不好,总是眩晕,为了自己看病,同时也为了帮助我,他晚上总是一个人带孩子。天天晚上孩子哭到什么时候,他抱到什么时候。有时候早上孩子醒了,他又睡不着了,又起来备课。确实是挺辛苦的,但他再辛苦也没耽误过学生的一节课。”
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方活土。刘继刚从来都把班级看作是一个大家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要想家庭兴旺,惟有付出自己深沉的爱,毫无保留,无私无畏。但爱的付出更需要高超的管理艺术为寄托,尤其是在面对如今的学生的时候。在多年探索实践中,刘继刚结合学生实际,提出了“四段目标式”管理模式,第一阶段:严以律己(整顿班风);第二阶段:与班共荣(集体意识);第三阶段:勤学善思(良好学风);第四阶段目标:循环巩固(反思总结)。每一阶段都配有针对性的活动,以活动激发兴趣、以兴趣养成习惯,以习惯达成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2004年和2009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
当大家周末一起开心游玩时,刘继刚在梳理下周的工作思路,一遍又一遍;当队友们在篮球场尽情释放时,刘继刚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一次又一次;当别人陪着家人散步时,刘继刚在分析模拟成绩、查找问题,苦思良策;在春节合家团聚的日子里,刘继刚骑着电车寒风中进行家访,暑假本该纳凉休息时,刘继刚顶着炎炎烈日宣传招生。刘继刚相信只要真心为了学校的发展,就没有干不好的工作,只要与老师真诚相待,就没有处不好的关系。
舞阳二高教师张亚丽说:“刘继刚在我们学校是一个公认的忙人,因为我们办公室是紧挨着的,有时候我们晚自习放学都十点多了,我还见他办公室的门开着,他还在埋头干工作。再一个我感觉继刚的工作能力也比较强,比如说他担任的职务比较多,他是班主任,还是级主任,而且还是一线教师,我感觉这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我感觉他真是个铁人。还有我感觉继刚的课教的比较好,他的教学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教学成绩一直比较好。再者我感觉继刚的人缘也比较好,我们都比较喜欢和他玩,学生也都比较喜欢他,他是个比较幽默的人。
舞阳二高副校长刑天甫告诉记者:“刘继刚自1998年从洛阳师院毕业之后,分到我校,毕业之后一直在咱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其次是担任高一年级的政治课,备课很认真,教学方法有创新,经过一年的锻炼,从第二年开始做班主任工作。他做班主任工作很有一套,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突出,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通过几年的努力,自己能力逐步提高,之后又担任政治组教研组长工作,政治组在刘继刚同志的带领下,教研工作蒸蒸日上,学科竞赛、老师的教学成绩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刘继刚淡然宁静。因为教育就是平凡的事业,教育需要平凡的教师,平凡的教师才能坚守教育。刘继刚愿做一名平凡的教师,守护岗位、倾心教育。
刘继刚说:“只有勤学,勤思,勤想,才能在学生面前从容一点,在迷茫面前沉稳一点,在知识面前谦虚一点。日积月累的知识和生活体验的积淀,让自己在教学上越发显得游刃有余。在我的课堂上,始终充满着惊喜与欢乐,幽默与思索,师生间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能使学生得到心灵的启迪和知识上的升华。在班主任工作当中,自己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四段目标式的管理模式,充分地利用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一段经历,张杨一次个性,尝试一次创新,体验一次成功。” |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9-6 09:45 , Processed in 1.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