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课堂 耐心讲解 答疑解惑 关心学生 (记者:张杨 通讯员:张满鸿)王振伟,1977年7月出生,现年36岁,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现在郾城区龙城镇张堂小学任教。1995年从漯河师范毕业后他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对梦想的憧憬,成为了一名坚守在教育战线非常平凡的农村教师。18年来,王振伟先后呆过两个学校,都是在龙城镇最偏远最薄弱的农村小学。龙城镇后黄小学让我学会了坚强,从一个年少轻狂的孩子成长为一位满怀梦想的老师,龙城镇张堂小学磨炼了我的性格,让我变得强大,不再浮躁,不再焦虑,养成了静下心来踏实做事的风格。18年来,他对农村偏远薄弱学校的发展尽了自己的一份责任,出了一份力。18年的教学经历让他从平凡的工作中享受到学校变化带来的快乐。 王振伟热爱他的事业,始终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努力做到关心和爱护我的每一位学生。他不断学习,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立足本职,勤奋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文化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做到不迟到,不早退,端正教育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坚持教养并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工作中,从无怨言,默默工作,尽心竭力地做好领导交给自己的每一项任务。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渴望有更多的锻炼自己的机会,不断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积极参加各种讲课、评课活动,多次担任观摩课、公开课任务,让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能有所成就。 2003年8月,王振伟来到了现在的郾城区龙城镇张堂小学。学校地处龙城镇的最北边,环境艰苦,交通不便,是一所偏远薄弱学校。许多老师都不愿到这儿任教,学校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工作量特大,每星期都有二十多节课,在这十年来,不管是任什么课,教多少学生,他从来没有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在这里,他和他的学生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感情。王振伟爱他们,喜欢和他们在一起,喜欢他们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当看到孩子们一双双闪着好奇、求知的眼睛,王振伟的心都被震撼了、感动了。总是觉得只要他们快乐了、收获了,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十多年过去了,他一直带着震撼和不舍,使他留恋和坚守在这片偏远的讲台上。 郾城区龙城镇张堂小学学生樊雨姗对记者说:“王老师上课风趣,辅导细致耐心,生活上他关心爱护我们使我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学习上对我们要求严格,从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只要有不懂的问题,王老师就主动给我们讲解,同学们都爱上王老师的课。” 郾城区龙城镇张堂小学学生王子颖对记者说:“王老师讲课风趣幽默,我们都喜欢上数学课,在学习上王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从不放过学习中的任何问题。生活中,对我们非常关心爱护,就像我们的爸爸妈妈一样,我们都喜欢王老师。” 曾经王振伟也想着离开,到离家近、条件较好的学校,也想像其他年轻教师一样过着不太繁忙、舒适的教学生活,但是看着孩子们对他的依依不舍;看着一群老教师不讲条件的坚守,他选择了留守,选择留在这所龙城镇最边远、最薄弱的农村小学。 王振伟对记者说:“在农村偏远薄弱的学校里一待就是18年,在这十八年里,我从年少轻狂、浮躁的工作态度转变成一位坚强,静下来做的教师。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我竭尽全力,恪守职责、关心和爱护我的每一位学生。做到心中有爱,认真上课,细心辅导,从不歧视每一位学生。经常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家教结合,共促学生健康成长。十分荣幸今年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教书育人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将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仍将努力工作,不得得失,毫无保留的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着,奋斗者。” 生活还要继续,教书育人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今后前进的道路上,王振伟将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仍将努力工作,不计得失,毫无保留的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奉献着、奋斗着。 郾城区龙城镇张堂小学校长钮文奇对记者说:“王振伟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都在这个学校工作。我们学校是龙城镇最偏远的学校。学校的各项设备较差,他总是千方百计的为学校着想。他严格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办事。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他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到学校,走的也是最晚的一个。他恪尽职守,关爱学生,教学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和当地家长的一致好评。” |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7-5 09:48 , Processed in 1.06250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