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教育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速递 查看内容

访谈:让读书成为习惯---源汇区受降路小学书香大家谈纪实

2013-9-10 11:37| 发布者: xwb1| 查看: 1029| 评论: 0|来自: 漯河教育电视台

摘要: 书香家庭分享读书故事妈妈进课堂好书分享教师书社醉心读书 (记者:克勤 范斌 通讯员:马继红)正值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时节,第29届教师节盛装而至,百年名校受降路小学蓬勃向上的校园里,香樟树依旧翠绿,黄山楝金 ...

书香家庭分享读书

故事妈妈进课堂

好书分享

教师书社醉心读书

  (记者:克勤 范斌 通讯员:马继红 宛军)正值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时节,第29届教师节盛装而至,百年名校受降路小学蓬勃向上的校园里,香樟树依旧翠绿,黄山楝金黄可人,偶尔一阵风飘过,习习送来缕缕书香,宛如教师书社里的津津畅谈——

第一章 书香校园:走好人生第一步

    马继红(源汇区受降路小学副校长):教育源于成长而感动,生命因为深刻而幸福。赵校长,当年若不登高望,怎知东流海洋深哪!作为书香校园的设计师、点灯人,您请谈谈书香校园建设的意义及对师生成长的影响,好吗?

    赵文清(源汇区受降路小学校长):好的。我记得温家宝总理在4.23世界读书日期间,曾经说过:“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的确,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一所学校的发展,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读书。八年来,我们这个优秀的团队在大力倡导“让读书成为习惯”的校风,倾心推广阅读诵读,连续举办了七届有主题、有影响、有品味的读书节,每年都要开展十多项课内外结合、中外贯通、古今相承的读书活动。点亮了孩子的心灯,点燃了孩子的读书激情。

    对学校发展而言,我们受降路小学用读书诵读搭建了学校发展的框架,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使学校成为特色鲜明的书香校园和省、市、区经典诵读窗口学校。可以说,读书、诵读是学校发展之本,腾飞之魂。

    对师生成长而言,我们受降路小学的老师通过读书,更加博学、儒雅、多彩、厚重,视野更加开阔,教学更加得心应手,在读书中老师们享受着专业成长的幸福和快乐。当然收益最大的是孩子们。八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却弥足珍贵。通过日有所读、日有所诵,培养了习惯,积累了语言,净化了灵魂,启迪了智慧,涵养了静气,这些都是一个人的成长中所必备的。孩子们在一步步走进经典,走向优秀!相信他们将来一定会拥有一个幸福清明的人生。这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关注人的幸福和发展。

    马继红:赵校长,一谈到读书,您真是如数家珍,此刻您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什么?

    赵文清:是的,我非常激动,非常欣慰,也非常幸福。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感谢”,感谢我们漯河市、源汇区良好的诵读氛围,感谢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感谢家长朋友们的大力支持,更感谢我们受小可爱的孩子们和我们受小优秀的教师团队!谢谢大家!

    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辈子,一件事。作为教育工作者,虽然很普通、很平凡,可做的事情很有限,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踏踏实实去做地一件事,那就是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读好书,诵经典。因为读书并不是人的本能,需要从小培养和熏陶。如果今生真的只有一件事可以选择,我愿意继续做点灯之人,继续推广阅读和诵读,因为我知道,这会是一件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的事情。

    马继红:一辈子,一件事,一件美丽的事。让我们继续跟随赵校长去做美丽的事吧!

第二章   书香教师:只为今生不虚行

    马继红: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只管播种,莫问收获。老师们带着责任感出发了。启程的道路如何,一路的风景怎样?还是问问我的同伴们吧。

    马继红:老师们好。八年来,各位都是读书活动的领军人物,种子教师,藏书丰富,阅读勤奋,可以说取得成果各有千秋。那么,就请几位简单说说在读书活动中的做法、收获或者成长的幸福,好吗?

    王丽(学生):我先说吧。非常感谢学校让我07 年去扬州第一批参加了亲近母语的种子教师培训,使我一下子喜欢上了绘本,也就是图画书。回来后对老师和家长也进行了培训、推广。我还通过午间阅读和阅读课跟孩子们一起阅读,仅一年级一年的时间,我们就共读了一百多本,这也给我阅读缺失的童年补了很好的一课。

    马继红:王丽不愧是受小图画书推广第一人哪!谢谢!

    马继红:那么翟老师,我们都知道,让低年级孩子独自阅读一本书,是有难度的事情。那么,您是怎样做的呢?

    翟翠花(老师):我们主要采用的是“大声读”的方式,就是把一些情节有趣、人物形象鲜活的图书利用午间阅读和阅读课的时间,声情并茂地读给孩子们听。

    马继红:翟老师作为一年级的年级主任,你是如何带领自己的团队推广阅读的?

    翟翠花:我们五个班还开着了“故事妈妈、故事爸爸进课堂”的活动,实现了师生共读、家校共读、亲子共读。

    马继红:好啊,谢谢翟老师们的精心付出,谢谢!

    马继红:说到书香,看到丁丽,我仿佛听到了吟诵传来的浓浓醇香了。丁老师,我知道吟诵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汉诗文的诵读方式,从先秦口传心授至今。我觉得欣赏可以,但要教孩子吟诵,一定是个不小的挑战啊!

    丁丽(老师):是的。确实是一个大挑战。抱着一个对中华古典诗歌爱好者的态度,怀着成长自我成长学生的思想,我成立了一个“我爱吟诵”社团,开始了每周两节的吟诵课。因为吟诵资料有限,我就在网上查找资料、看专家讲座的视频、听专家的录音。天长日久,孩子们的兴趣一点一点被激发了出来。如今,孩子们已经会吟诵二十多首古诗文,据我所知这在我市小学界还是个首例。

    马继红:叶嘉莹先生说:真正想要重振中国吟诵之传统,最好的方法就是付之实践。我们做到了,而且会努力做到更好。丁丽,堪称我校吟诵第一人,功不可没!谢谢你!

    马继红:朋友们,一路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群志同道合者的努力,我们的脚步才更加坚实有力。百花齐放春满园,朋友们,一路走来让我们倍感幸福的还有另一群人的加入,他们的加入使得沿途的风景更加绚丽多姿,生机勃勃。掌声欢迎80后们。

    马继红:请坐。在我们八年来的读书活动中,你觉得哪些活动或哪个瞬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一本书给你帮助或者触动很大?我们彼此分享一下,好吗?

    赵敏(老师):我在受降路小学工作八年了。八年来我参与了读书活动的全过程,也伴随读书、诵读成长起来。我感觉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很幸运,有机会读那么多好书:我不仅读学校要求的,(就是每学期至少读三本书,一本教育专著,一本文学名著,一本儿童文学。)还自己选择读了不少,这八年里我大概读了几百本吧。我还有幸参加国家顶级培训观摩,有机会向名师面对面交流,接触了最前沿的教育理念,才有了课堂上游刃有余的发挥。所以,我想建议大家都来读书,因为 “布衣暖,菜根香,还是读书滋味长”。

    马继红:这就应了那句话:不读书不会怎样,但读了一定不一样!谢谢赵敏!
    马继红:好书不仅让孩子们受益,置身其中的老师们也获益匪浅。苗苗你说呢?

    宋苗苗(学生):是的。教育,因读书而精彩。在阅读严重匮乏的今天,很高兴我校依然坚守着那一缕书香——特别是每期两次的“教师读书沙龙”,我真的收获很大。从大家一篇篇读书心得、感悟,以及彼此的思维碰撞,真的可以说沙龙展示了每个人的风采,每个人的思想,每个人的成长。它在提醒促使我一定要加油,否则下一次你就没有发言的资格。所以从今年寒假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做最好的老师》《帕夫雷什中学》等书时,我就更加主动认真,深入汲取书中精华,像苏霍姆林斯基谈到的班级自治、学科渗透、科学推普等,在开学后我都运用到了我的班级管理及教学中来,使我的教育教学更加高质高效。现在我最想说:与书同行,其乐无穷!

    马继红: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吧,它会带你飞得更高,看得更远!也会让我们的工作更加游刃有余,对吗辅导员老师?

    刘潇(老师):这是我最想说的。我觉得读书给我的工作生活以很大启发。比如在《帕夫雷什中学》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自我服务》章节中把学生美化生活的劳动纳入到自我服务当中,由此我们思想开去,结合我校的养成教育,就设计了本学期的“日行一善,美化自我”的少先队主题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我欣喜的发现孩子们正在一点一点的改变,有的孩子会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有的孩子懂得了感恩,学会了帮助他人。所以我要感谢学校这个书香大家庭,使我在书香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马继红:面对收获成长的你们,我欣慰自豪,面对青春四溢的你们,我追慕不已,但回顾这八年的馈赠,我也感恩万分。好啊,大家个个发自肺腑,表达了受小人的心声。朋友们,就让我们继续播撒书香,收获美丽吧。

第三章 书香少年:好书伴童心飞翔

    马继红:朋友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说:“童年阅读就是在种植童话。它们不像一棵树的成长能让你看见的。可是只要你读了,你就在成长,它们也就附入了你的生命。那是一大片的绿荫,阳光洒下,就总有灿烂和灵感。”那么,那些曾经在童年种植过童话的孩子如今怎样了呢?今天,我们请来了原我校毕业生、现在漯河高中就读的几个孩子,让我们掌声欢迎他们。

    马继红:亲爱的孩子们,好久不见格外想念,我感觉整个现场因你们的到来更加灿烂了。孩子们请坐。先给大家介绍,马乙元和赵子涵现在读高二,丁宁同学读高一。这几位在校时就是同学们的榜样,老师们的骄傲,在读书活动中表现尤其出色,各个都是明星人物。我们先来看大屏幕,看,这是谁?

    马继红:有花香的地方让人眷恋,有书香的地方让人向往!怎么样,上了高中,你觉得读书对提高人的综合素养,有什么更加深刻的认识吗?

    马乙元(学生) :这体现太明显了,我们从受小毕业的同学,在三中时王淦权是学生会主席,赵博伦是我校学生会的团支部书记,而且像赵子涵和丁宁,在上一届演讲比赛上都担当了主持人,他们也都是在读书活动里积极踊跃的同学,所以,读书更能帮助我们培养组织和协调能力等综合能力,使我们受降路走出来的学生,能更轻松地立足于社会群体。

    马继红:听了你的话老师好欣慰啊!我建议把掌声送给我们有个性有思想有见地的马乙元!

   马继红:现在再看这是谁?哈,这个是赵子涵同学参加省少代会;这个是参加区演讲比赛;这个是参加学校第一届“我爱背诵擂台赛”,5分钟背了57首诗词呢!

    马继红:现在上高二了,回顾小学时背诵经典美文,有什么新感受新想法吗?

    赵子涵: 因为小学经常读、背过很多经典,所以在高中再见到它们时就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所以学习起来很轻松,又经过老师详细讲解,理解更透彻了。当别人还在背诵记忆时,我已经在背诵其他内容,节省了很多时间。对于我们课本后面的课外阅读书目,中外名著推荐,如《童年》、《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在小学是必读书,现在重新温习,对每一个人物、事件又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真好。还有很多背过的历史人物故事,对我现在学习历史也有很大的帮助。

    马继红:谢谢赵子涵们,你们的优秀表现更加坚定了母校的信心——书香校园建设之路一定要走下去!.

    马继红:诶,一直在这儿认真聆听的丁宁,也是见识不凡呢。我们来看(这是2010年六一节她作为河南省漯河地区唯一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第六届少代会的情景

    马继红:丁宁,母校老师为你感到自豪。

   丁宁(学生):谢谢母校的培养,谢谢母校的老师!

    马继红:有你这样的学生是老师的幸福。对了,回忆你入选少代会漯河地区唯一代表的优势在哪里?

    丁宁:多读书,读好书。有开阔的视野和独到的见解,才使自信的我在少代会选拔中脱颖而出。

    马继红:腹有诗书气自华。少代会代表来自祖国各地,可以说人才济济。你是从什么角度更好地与大家沟通呢?

    丁宁:是的,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话题就不同。但是优秀的书籍全世界是相通的,于是我就选取我们同龄人都熟知的《哈利波特》《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草房子》等谈起,慢慢地话题就从书中故事、书中人物搭上桥了。

    马继红:哦, 从你的经历,我们可以真正体会到书是友谊的桥梁。

    马继红:看来,读经典的书给了你无限的底气,以至于你能主动向前与习近平爷爷握手交谈?

    丁宁:呵呵,知识让我自信,习近平爷爷还亲切地鼓励我要好好学习呐!

   马继红:这真是书香给人智慧,经典给人力量啊!最后我代表母校老师送你们一句话:雏鹰展翅,雏凤声清,风华正茂,万里鹏程!

第四章 书香家庭:亲子牵手共成长
 
    赵敏:自学校开展读书节以来,孩子们畅游在书海中,享受着读书带来的乐趣。大量的阅读使孩子的童年变得更加丰富,也更加精彩!今天,我们有幸请来了四位优秀的家长代表,故事爸爸妈妈——一二班杨涵的爸爸和一四班邢皓泉的妈妈。

    “故事妈妈”进课堂是我们受降路小学一年级的一个活动。活动通过邀请故事家长、故事老师、故事孩子进教室为孩子们讲述故事。我想先问问邢皓泉的妈妈,你当时接到老师这个通知时是什么感觉? 

    邢皓泉妈妈:没上过讲台,当然很紧张了,但想到我儿子平时比较害羞,做事总是缺乏自信,我想这是一次很好的示范机会,给儿子做个好榜样。
赵敏:那你肯定准备得很精心吧? 
 
    邢皓泉妈妈:是啊。故事必须情节曲折、生动,能吸引孩子,还要有较好的教育意义。选好故事,就开始一遍遍地练习。孩子还主动给我当老师,帮我纠正发音,调整语气,我尽量做到绘声绘色,声情并茂。
 
    赵敏:孩子也参与进来了?
 
    邢皓泉妈妈:对,孩子还要求我不但要把故事讲好,还要给同学们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来回答。整个准备的过程孩子都表现的特别积极。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上好这一堂课,给儿子做个好榜样。 
 
    赵敏:这次活动有没有带给你和孩子什么变化?
 
    邢皓泉妈妈:经过这次活动之后,儿子有了很大变化,感觉更主动了,也更活泼了。我们对孩子的阅读更加关注了,特别重视亲子共读。孩子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便是拉着我和他爸爸一起阅读,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故事,讲到生动的时候,还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那种投入和专注,甚至痴迷的样子让我们很感动。
 
    赵敏:我确实也听说了,好多妈妈讲完故事都或多或少地发生一些心理的变化和实际的改变。在我的调查中,我知道,好多都是孩子的妈妈来参加活动的,杨涵爸爸,您作为一名警察,平时工作应该挺忙吧,为什么还要来参加?
 
    杨涵爸爸:那天放学后去接孩子,他告诉我他积极地报名了这个活动,并且很期待地看着我。因为我平时工作很忙,看着他眼巴巴的样子,我就答应了。我觉得孩子能积极地报名、参与,这是好的开始,可以让他继续去发扬;其次,我也为了给孩子做个榜样,提高他的自信心。
 
    赵敏:听王老师说你来讲故事时,班上的孩子都激动不已,兴致空前地高?
 
    杨涵爸爸:那天中午,应孩子的要求,我穿着警服来到了学校。刚到教室门口,就被孩子们围住了,有的跑去叫老师,有的拉着我的警服叫着“警察叔叔警察叔叔”,还有的不停问我问题,当时我被他们的热情给深深感动了。我和儿子还精心准备了一些小礼品,提问的时候,他们都把手举得高高的,踊跃回答,积极性特别高,儿子更是兴奋得不得了。
 
    赵敏:是啊,看到自己的爸爸在同学们中间这么受欢迎,多自豪啊!那静下心来,对于这样的阅读活动,您有什么感触吗?
 
    杨涵爸爸:确实很有感触,活动之后,我就深深地意识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地位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所以我现在只要一有空就多陪陪孩子,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时光。
 
    赵敏:的确,亲子共读的家庭一定是幸福的!

第五章 书香愿景:拥有幸福清明的人生

    马继红:回望这八年,我们欣慰;回望这八年,我们骄傲,回望这八年,我们感恩。教育科研的专业引领和各级领导的精心指导,为我们的书香校园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赵敏:2006年,我们结识了亲近母语,2007年我们申报了子课题《构建儿童阅读生态的研究》,在亲近母语这个享有盛誉的平台上,我们结识了徐冬梅、薛瑞萍、韩窦桂梅等国家顶级学者 ,使我们站在了儿童阅读的最前沿。2010年在全国66家实验单位中脱颖而出,被总课题组评选为“全国优秀子课题”。下面来听听专家对我们课题的点评。
 
    徐冬梅(学者):源汇区受降路小学的赵校长非常重视这个课题,,她和马校长一起带领着教师做了很多的工作,在儿童阅读和书香校园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个课题,着力于儿童阅读生态的构建,起点高、目标明。课题研究者从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建设入手,分层逐步推进,既丰富了阅读的时空,又开展了多样的读书活动,有效地推进了课题的研究。课题研究资料详实,既关注教师的发展,也关注学生的成长,既体现科学规范,又凸显原创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薛瑞萍(学者):2006年11月,我第一次来到漯河,来到受降路小学,参加他们的第一届读书节。之后,整个的漯河从受降路小学开始向外辐射,儿童阅读、书香校园的建设以及书香家庭的建设,蓬蓬勃勃地开展了起来。2011年这个春天,我又来到了这里,故地重游,他们已经是第五届读书节了,有很多板块都是让我觉得很熟悉的,经典诵读,书香校园等等。我看见了一所真正的好的学校,是文明的火炬,她所发出来的光芒,照亮了周围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够参与,并且能够见证,感到非常的荣幸。祝福受降路小学,祝福漯河所有的孩子!我相信,儿童阅读是儿童的福祉,也是这个民族的福祉!
 
    马继红:谢谢专家对我们的肯定和指导。在学校特色建设、在阅读诵读的路上,我们才刚刚起步,需要注意的方面、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现在掌声有请原漯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现《漯河日报》总编辑甘德建先生对我们提出要求和希望。
 
    甘德建(《漯河日报》社总编辑):源汇区受降路小学我来过多次,刚才翻看你们《这六年》这本书很有感触,谈几点感受吧。首先,我看到《这六年》,马上想到了《三字经》中的这么几句话:“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为什么想到这儿呢?因为我觉得“六谷”“六畜”都是我们人类最基本的东西,“这六年”为受降路小学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基础,现在我们受降路小学书香校园已经可以说是具特色、出规模,已经成为我们学校的一个基石支柱。刚才我们看到学生的、老师的以及家长的表演,我感觉这六年的精心探索,赵校长带着这个团队,做了很多很多工作,这中间的艰辛我了解,也感受很多。
 
    这里提几点希望:受降路小学在读书、读经典这一块,都是比较超前的,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要先学习,先跟随。下一步我们要把我们的读书活动,把书香校园建成全国有名的特色学校,尤其是吟诵,现在全国很多学校都没有开始,我们受降路小学开始了,这不仅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应该是首家。我们培养了很多团队,下一步怎样做呢?首先把这些变成我们受降路小学的特色,形成自己的模式;其次,要多宣传,要走出去,在源汇区我们已经带动了很多兄弟学校,我们的经验还应该向全市推行、分享。
 
    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饭养身,书养心。谢谢大家。
 
    马继红:谢谢甘总编。聆听领导的谆谆教诲,我们如沐春风,牢记领导的殷殷期望,我们信心倍增。“人生风景何处寻 ,云在青天书在手”, 走在书香飘逸的路上,追求永无止境,但我们深信:只要上路,天天走,总会看到阳光普照的方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QQ|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7-4 00:45 , Processed in 1.0468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