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曹存正(左二)在市特殊教育学校调研,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章光普(右二)陪同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谢安顺(中)看望慰问残疾儿童,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章光普(右)陪同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吕岩(中)到校调研,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章光普(右)陪同 市政府副市长栗社臣(右)到校调研,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章光普(左)陪同 市实验小学五(2)班同学与市特殊教育学校师生共庆六一节 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师生庆祝第21个世界残疾人日
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师生冬至一起包饺子 市直学校纷纷向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献爱心 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与爱心企业达成合作协议 (记者:克勤 范斌 斯钰 张杨 通讯员:左佳)在文宗字祖许慎故里,在如诗如画的沙澧河畔,在漯河教育的百花园中,盛开着一株绚丽的奇葩,她吮吸沙澧之灵气,感受太阳之精华,正变得愈来愈美,熠熠生辉……她就是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
朝气蓬勃 快速发展 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建于1991年,前身是漯河市聋哑学校,是一所公办九年制寄宿制学校,承担全市适龄聋童、少年康复、教育任务。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占地面积3200m2,建筑面积4617 m2,拥有综合楼、教学楼、餐厅各一栋。配备有多媒体室、电脑室、裁剪室、美发室、律动室等专用教室,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平台。
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现有9个年级,18个教学班,在校生163人。开设有语文、语训、数学、品德、美术、体育、律动、理科、电脑、裁剪、美发、刺绣等课程。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拥有一支专业化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均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化培训,现有教职工 42人,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26人,专科学历的教师14人,中专学历的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3人,中级职称的教师17人,初级职称的教师10人。漯河市教育专家1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市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等16人,县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26人。
多年来,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 “一切为了残疾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服务” 的办学宗旨,围绕着“让每一个生命同样精彩”的办学理念,以“博爱、奋进、有序”为校训,抓好义务教育、强化康复教育,突出艺术教育,抓实职业教育,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开设了全日制聋校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康复教育及职业教育课程,不断探索“康复、教育、就业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努力打造办学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社会各界的关爱、特殊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使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在省内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学校先后获得过“河南省特殊教育先进学校”、“河南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等。如今,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校长王淑丽带领她的团队正迈向新的目标:省特殊教育示范学校。
领导重视 促进发展 特殊教育发展程度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市特殊教育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领导和市教育局领导多次到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调研、指导工作,帮助学校解决办学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对“特殊学校”给予了“特殊支持”,对“弱势群体”给予了“特殊关照”,使生活在无声世界的孩子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各界关注 和谐发展 特殊教育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残疾孩子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遇到的困难,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义举,必将激励这些残疾孩子更加努力学习,长大后做一个身残志坚、对社会有用的人。
凝心聚力 谋求发展 凝心聚力谋发展,领导班子是关键。建设一支团结务实、勤政敬业的领导班子,是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可靠保证。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在校长王淑丽的带领下,对学校的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位,创新性地提出了新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制定了新的办学目标,完善了各种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使学校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为漯河市特殊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赢得了师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打造队伍 持续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校的脊梁,是立校之基,发展之本。“打造一支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具有专业化水平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是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的培养目标。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教育工作中去,同时努力改进教师管理制度,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营造紧张有序、宽松和谐、思学乐教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使每位教师都能够成为爱岗敬业的模范、教书育人的模范、终身学习的模范,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们满意的教师。一直以来,学校教师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他们爱学校、爱学生,在教学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受到家长和社会的一致称赞。
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按照“向管理要效益,以科研为依托,以课堂为载体,实现课堂教学的全面优化”的工作思路,积极引导教师教研教改,狠抓课堂教学主渠道,教研教改力度大。此外,学校还十分重视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既重视基本功训练,练好“四门功”即:三笔字、手语、简笔画、打字基本功;又重视专业化培训,先后组织了特教知识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手语培训、课题研究培训、班主任培训,使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师资水平有了很大提升,涌现了一批优秀分子:更有一批青年教师正在茁壮成长。去年以来,教师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的教育教学论文达20篇以上;在河南省特教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派出的2名教师分别获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为漯河特教争了光;在我市组织的优质课评比中,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有6名教师获奖;有5名教师获得优秀辅导教师称号。彰显了学校教师队伍的较高素质。
以人为本 特色发展 把残疾孩子培养成为身残志坚、残而不废的人,是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主要办学目标。为了使这些残疾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学校通过品德课、晨会、主题班会等多种渠道,并通过开展“文明修身”、“十佳少年”等评选活动,使这些身体上有残疾的孩子拥有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活泼的性格,健康的人格。
实施教育、康复、就业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是现代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能够增强使这些残疾孩子与健全人的语言沟通能力,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积极开展语言康复训练,使这些残疾孩子能够通过语言和健全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增强社会生存能力。
第二课堂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为了使这些残疾孩子能够全面发展,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开设了书法、绘画、舞蹈、篮球、阅读等兴趣小组,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参加一个兴趣小组。在这里,孩子们的各种潜能得到了开发、各种兴趣得到了培养、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对残疾孩子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是增强这些残疾孩子社会生存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开设了美发、裁剪、电脑等职业技术课,对这些残疾孩子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使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够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同时,学校与河南大中原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省豪风服装有限公司、杨小五康复中心、河南省泓泽服饰有限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保障了这些残疾孩子毕业后,能够找到工作,为社会减轻负担,为家庭分忧。
设施一流 保障发展 为了能使残疾孩子接受到更为优越的教育,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国家出资新建了综合楼、餐厅,并修缮了教学楼,添置了电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使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为残疾孩子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创造了更为优越的条件。
展望未来 前景光明 去年以来,因为各级领导的重视,社会各界的支持,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使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收获了累累的硕果,享受到了收获给全体师生带来的无穷的乐趣。在今后的工作中,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师生员工将站在新的起跑线上,以更大的热情,去努力,去拼搏!在学校管理上,追求更规范,更科学,更人性化;在教育教学上,追求新理念,新方法,新效果;在办学特色上,追求更高,更新,更具影响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漯河市特殊教育学校全体教职工将一如既往,以提高残疾学生平等参与社会竞争能力为出发点,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制定更新更高的奋斗目标,不断开拓,再创辉煌! |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漯河教育
( 豫ICP备05016561号-2 )
GMT+8, 2025-7-2 01:37 , Processed in 1.0468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